《同诸公会太府韩卿宅》

时间: 2025-01-17 08:39:00

九寺名卿才思雄,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

四座筵开语笑同。

焰焰兰缸明狭室,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吏事相牵西复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寺名卿才思雄,
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
四座筵开语笑同。
焰焰兰缸明狭室,
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
吏事相牵西复东。

白话文翻译:

在九座寺庙中,名士和卿们才思出众,
在这里聚会,欢声笑语伴随着酒杯。
六条街上的鼓声停止,尘埃也随之静止,
四方的宴席上,大家一起说笑,气氛融洽。
明亮的兰缸照亮了狭小的房间,
清脆的玉漏在深宫中滴答作响。
忽然传来鸡鸣声,天门已然破晓,
公事牵扯,东奔西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寺:指多个寺庙,象征着文人聚集的地方。
  • 名卿:文人和官员。
  • 邀欢:邀请欢聚,享受欢乐时光。
  • 焰焰:形容火焰旺盛,光亮。
  • 兰缸:用来盛放兰花的缸,象征着雅致的生活。
  • 玉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天门晓:天亮的时分,象征新的开始。
  • 吏事:官吏的事务,指公事。

典故解析:

  • 九寺:古代文人常在寺庙中聚会,讨论诗文。
  • 鸡鸣:常用作清晨的标志,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779年-约843年),字子云,号节士,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曾任太府寺丞,诗风清新自然,尤擅长描绘生活场景和表达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雅士聚会交流的风气盛行之时。诗中描绘了一个欢快的聚会场景,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场诗人及其友人的聚会,气氛热烈而欢快。开头两句中提到的“九寺名卿”让人感受到文人之间的才思激荡,诗人在此环境中,欢聚于笔墨与酒杯之间,展现出一种洒脱与雅致的生活态度。接着,六街的鼓声停止,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在这一时刻消失,聚会的氛围在四座筵席的欢声笑语中达到高潮。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室内的明亮氛围与清脆的玉漏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生活情调。最后两句则从欢聚转向现实,鸡鸣声唤醒了白天,公事的牵扯让人不由得感受到生活的忙碌与无奈。整首诗以欢快的聚会开始,以清晨的鸡鸣结束,表现出生活的对比与辩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寺名卿才思雄:描述众多文人汇聚,才情出众。
  2. 邀欢笔下与杯中:通过饮酒作诗,享受欢聚的乐趣。
  3. 六街鼓绝尘埃息:外界的喧嚣消失,聚会的宁静。
  4. 四座筵开语笑同:四周的宾客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5. 焰焰兰缸明狭室:室内灯光明亮,象征生活的雅致。
  6. 丁丁玉漏发深宫:时间流逝,清脆的滴水声传来。
  7. 即听鸡唱天门晓:鸡鸣声响起,象征清晨的到来。
  8. 吏事相牵西复东:现实的公事随即缠绕,暗示生活的忙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邀欢笔下与杯中”和“六街鼓绝尘埃息”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生活的宁静与喧嚣通过自然景象展现。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欢乐,描绘了欢聚的美好场景,同时也隐含对现实生活忙碌的感慨,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寺:文人聚集地,象征文化与思想的交流。
  • 兰缸:象征高雅的生活情趣。
  • 鸡鸣:象征清晨与新生,现实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寺”指的是: A. 九座寺庙
    B. 九个文人
    C. 九种酒
    D. 九个节日

  2. “焰焰兰缸”中的“焰焰”主要描绘的是: A. 火焰的光亮
    B. 酒杯的热气
    C. 诗人的激情
    D. 食物的香气

  3.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宁静
    B. 对公事的无奈
    C. 对聚会的留恋
    D.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姚合的这首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氛围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饮酒之趣。两者在表现友谊与聚会的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