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桥晴望》

时间: 2024-12-29 16:57:16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天津桥晴望》 作者: 姚合 〔唐代〕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白话文翻译:

在天津桥上悠闲地站着,寒冷的光线在远处的树林中闪动。
皇宫在嵩山的对面,清澈的洛水穿城而过。
雪后的道路刚刚显露出来,傍晚时分人家渐渐深藏在暮色中。
自从王朝在镐京建立,直到如今的天宝年间。

注释:

  • 津桥:指的是天津桥,古代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
  • 寒光:寒冷的光线,常指冬季或清晨的光亮。
  • 嵩顶:指嵩山的山顶,象征雄伟和高远。
  • 清洛:清澈的洛水,指洛河,贯穿城市的重要水脉。
  • 雪路:雪后的道路,象征寒冷和宁静。
  • 王在镐:镐京是西周的都城,暗指古代的繁荣。
  • 天宝:指唐玄宗时期的天宝年间,是盛唐的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盛世背景下,诗人站在天津桥上,遥望远方的风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天津桥晴望》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开篇“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以闲适的姿态引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寒冷的光线给人一种清冷之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接着,“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将皇宫与嵩山相对照,表现出一种宏伟与宁静的对比,同时洛水的清澈象征着文化的积淀。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则是对人间生活的描绘,雪后的路面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但随着夜晚的降临,人家逐渐隐没在暮色中,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最后一句“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通过时间的跨度,反映出历史的深邃与个人的渺小,诗人在感叹历史长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立津桥上:诗人漫步于桥上,显得悠闲自得,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2. 寒光动远林:寒冷的光线在树林间闪动,描绘了冬日特有的清冷和静谧。
  3. 皇宫对嵩顶:远处的皇宫与高耸的嵩山形成对比,暗示了权力与自然的关系。
  4. 清洛贯城心:清澈的洛水流淌穿过城市,象征着文化与繁荣的流动。
  5. 雪路初晴出:雪后初晴,路面显露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暗示了新生与希望。
  6. 人家向晚深:人们在傍晚时分逐渐回归,隐含着人生的归宿感。
  7. 自从王在镐:回顾历史,王朝的建立象征着繁华的开始。
  8. 天宝至如今:从天宝年间到现在,感慨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皇宫对嵩顶”与“清洛贯城心”,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寒光”“雪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虑。
  • 象征:洛水象征着历代文化的积淀与流转。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津桥: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过渡。
  • 寒光:象征孤寂与清冷,反映内心的宁静。
  • 嵩顶:高耸的山峰,象征权力与尊严。
  • 清洛: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雪路: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人家:代表世俗生活,展现人间的温情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光”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光线?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自从王在镐”中的“镐”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唐朝

  3. 诗中描绘的“清洛”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洛河
    D. 淮河

答案

  1. D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姚合的《过天津桥晴望》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但姚合侧重于宁静与深思,王之涣则更显豪迈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描绘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