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调张季良文会馆》

时间: 2025-01-04 08:43:49

未要花枝照眼,且教尊酒扶头。

人生佳处好迟留。

放我论文会友。

赢得清时无事,算来白甚闲愁。

百年日月水东流。

少壮几时回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调张季良文会馆
(马需庵 〔元代〕)
未要花枝照眼,且教尊酒扶头。
人生佳处好迟留。放我论文会友。
赢得清时无事,算来白甚闲愁。
百年日月水东流。少壮几时回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享受饮酒交友的惬意时光,认为人生中美好的时刻应该好好珍惜。诗人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与朋友们畅所欲言,享受闲暇的清静时光。然而,这种悠闲的日子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无事的空虚,时间在悄然流逝,人生短暂,年轻时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令人感慨不已。


注释:

  • 花枝:指花的枝条,这里代表美丽的景色。
  • 尊酒:尊,指酒杯;这里表示饮酒。
  • 佳处:美好的地方。
  • 论文会友:指的是讨论学问和交朋友。
  • 清时:指的是清闲、无事的时光。
  • 白甚闲愁:白,指无所事事;闲愁,指空虚的忧愁。
  • 日月水东流:形容时间的流逝,日月如水般向东流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需庵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马需庵的诗歌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人生态度,既有对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某次文会时创作的,诗人受到了周围美丽的环境和友人相聚的启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在文会中的交谈与饮酒,诗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时光是短暂的,激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生活画面。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与友人共饮,感受到的既有生活的美好,又有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诗中“未要花枝照眼,且教尊酒扶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友人的亲密关系,强调了在美好时光中饮酒作乐的重要性。而“人生佳处好迟留”则引发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赢得清时无事,算来白甚闲愁”。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清闲生活的反思,似乎在暗示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也带来了内心的空虚与忧虑。最后,诗人用“百年日月水东流”来总结人生的短暂,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隐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要花枝照眼:不需要花枝来装饰眼睛,表明诗人不需要华丽的景色来吸引注意,更注重内心的感受。
  2. 且教尊酒扶头:不如举杯共饮,强调饮酒的乐趣。
  3. 人生佳处好迟留:美好的时光值得我们停留与珍惜。
  4. 放我论文会友:希望在这样的时光中与朋友讨论学问。
  5. 赢得清时无事:虽然享受清闲时光,但也会感到无所事事。
  6. 算来白甚闲愁:反思这种闲暇带来的白白的忧愁。
  7. 百年日月水东流:时间像水一样东流而去,象征生命的短暂。
  8. 少壮几时回首:年轻时的美好瞬间转瞬即逝,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水的流动,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人生佳处好迟留”和“赢得清时无事”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句子的重复,强调人生的短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而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则引发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枝:象征美丽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代表交友、欢庆和生活的乐趣。
  • 清时:象征着闲暇与自由的状态。
  • 日月:时间的流逝,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未要花枝照眼”意指什么?

    • A. 需要花枝
    • B. 不需要华丽的装饰
    • C. 需要朋友陪伴
  2. “百年日月水东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涉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反思。

诗词对比:

  • 《饮酒》与《西江月》:两者都强调了饮酒与友谊,但《饮酒》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西江月》则更深刻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