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橘)》

时间: 2025-01-04 09:55:38

昨夜十分霜重,晓来千里书传。

吴山秀处洞庭边。

不夜星垂初遍。

好事寄来禅侣,多情将送琴仙。

为怜佳果称婵娟。

一笑聊回媚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橘)
作者:李之仪 〔宋代〕

昨夜十分霜重,晓来千里书传。
吴山秀处洞庭边。不夜星垂初遍。
好事寄来禅侣,多情将送琴仙。
为怜佳果称婵娟。一笑聊回媚眼。

白话文翻译

昨晚霜降得很重,清晨时分千里的书信传来。
在秀丽的吴山边,洞庭湖畔,繁星初次降落。
好事寄给了我的禅侣,多情的人将送去给琴仙。
因为怜惜这美好的果实称其为月亮的女神,一笑之间聊来个媚眼。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分霜重:形容霜冻得非常厉害。
  • 千里书传:指远方的书信传递过来。
  • 吴山:指的是位于江苏省的吴山,风景秀美。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不夜星垂:星星在夜空中低垂,形容夜晚的景象。
  • 禅侣:指道教或佛教的友人。
  • 琴仙:指的是与音乐或诗歌相关的美好形象。
  • 婵娟: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指月亮。

典故解析

  • “婵娟”是古代对月亮的美称,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优雅和美丽。
  • 诗中提到的“琴仙”可能借指古代文人雅士对音乐和诗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君鸣,号晴江,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生于公元1090年,卒于1143年。他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橘)》写作于诗人对秋霜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西江月(橘)》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文关怀的诗作。李之仪通过描绘霜降后的清晨景象,唤起了读者对秋天的感受。诗的开头“昨夜十分霜重,晓来千里书传”,以清晰的时间线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霜重意味着气候的寒冷,但同时也象征着秋冬交替的美丽。

“吴山秀处洞庭边”,诗人在此用地名来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吴山与洞庭湖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而“不夜星垂初遍”则进一步增强了夜空的辽阔和星星的璀璨,突出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

后半部分提到的“好事寄来禅侣,多情将送琴仙”,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人将友谊与自然之美结合,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怜佳果称婵娟”一句,借助月亮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整首诗以轻松自然的笔调,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丰富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十分霜重”:描写昨夜天气寒冷,霜降得重。
  2. “晓来千里书传”:清晨时接到远方的书信传来,表达了期待与思念。
  3. “吴山秀处洞庭边”:自然景色的描绘,吴山的秀丽与洞庭湖的壮观相结合。
  4. “不夜星垂初遍”:描述夜空星星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5. “好事寄来禅侣”:友人寄来好消息,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
  6. “多情将送琴仙”:情感丰富的人将美好的事物赠与琴仙,展现出情感的流动。
  7. “为怜佳果称婵娟”:因珍惜美好的果实而称之为“婵娟”,富有诗意。
  8. “一笑聊回媚眼”:最后一句通过轻松的语气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佳果”比作“婵娟”,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有韵律感。
  • 拟人:如“星垂”描写星星的状态,使自然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严寒和季节的变化。
  • :代表希望和美好。
  • :象征丰收和美好的结果。
  • :象征美丽和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李之仪
    C. 苏轼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吴山”位于哪个省?
    A. 湖南
    B. 江苏
    C. 浙江
    答案:B

  3. “婵娟”在诗中主要形容什么?
    A. 水果
    B. 月亮
    C. 花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之仪的《西江月(橘)》均以月亮为意象,但李白更偏重于孤独的思考,而李之仪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的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之仪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