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6:06:59意思解释
虞美人 其三
作者: 汪精卫 〔近代〕
原文展示:
空梁曾是营巢处,
零落年时侣。
天南地北几经过,
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
夜深案牍明灯火,
阁笔凄然我。
故人热血不空流,
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
白话文翻译:
这空荡的梁上曾经是我们的栖息之地,如今伴侣已经零落,年岁渐渐流逝。我们曾在南方和北方游历了多少地方,如今眼前只剩下光秃的山和干涸的水。夜深人静时,我在案上点着明亮的灯火,孤独地写着字,感到无比凄凉。昔日的朋友们曾为国家流下热血,他们的牺牲将化作天河,洗净这片神州大地。
注释:
- 空梁:指空荡荡的房梁,暗示失去的过往和伴侣。
- 营巢处:曾经栖息的地方,象征着温暖的家。
- 天南地北:形容经历了许多地方,象征漂泊与无归。
- 案牍:书案与文书,表示诗人夜晚写作的情境。
- 凄然:凄凉之感,表现诗人的心境。
- 故人热血:指逝去的朋友们为国家献出的生命。
典故解析:
- 天河:指银河,象征着浩瀚与团结,用于比喻故人的热血将化为洗净神州的力量。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精卫(1883-1944),字仲明,号逸仙,近现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的政治要职,因其政治立场而备受争议。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汪精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三》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的深情关怀。开篇以“空梁曾是营巢处”引入,便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情感,房梁的空荡象征着曾经的温暖与陪伴的消逝。接下来的“零落年时侣”道出时间的流逝与朋友的逝去,令人感慨万千。
“天南地北几经过”,此句表达了诗人过往的漂泊经历,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随着景象的转变,“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则展现了诗人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无奈与心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隐喻。
夜深时的孤独写照“夜深案牍明灯火”,灯光下的孤独与凄凉,正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暗示着他在国家动荡时期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人的追忆,“故人热血不空流”,表达了对牺牲者的敬仰与怀念,强调了为国家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结尾的“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展现了诗人希望通过故人的牺牲,来洗净国家的污浊与黑暗,为神州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梁曾是营巢处:描绘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
- 零落年时侣:表达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伴侣的逝去。
- 天南地北几经过:反映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漂泊感。
- 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感慨自然景观的荒凉,暗喻国家现状。
- 夜深案牍明灯火:描绘孤独的写作情境,渲染内心的凄凉。
- 阁笔凄然我:强调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故人热血不空流:追忆为国捐躯的朋友,表达敬意。
- 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希望通过故人的精神,洗净国家的黒暗,重现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人的热血比作天河,寓意深远。
- 对仗:如“天南地北”与“山残水已无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暗示山水的变化,赋予自然以情感,强化了诗的情绪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展现了他对故人牺牲的敬仰与未来的希望,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梁:象征着失去与孤独。
- 山残水:暗示国家的荒凉与贫困。
- 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孤独的斗争。
- 故人热血:代表牺牲与爱国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空梁曾是营巢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的温暖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
“故人热血不空流”中的“故人”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恩师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
C. 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 《将进酒》
-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为豪放。
-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同样关注国家与历史,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汪精卫诗文集》
- 《近代诗词选读》
-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