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4:12:52

明波一桁妆台侧。

摇曳丹青色。

玉人双影隙中窥。

错认画屏山外燕交飞。

良工心苦谁能会。

殊处偏萦带。

相思织尽意恹恹。

愿更裁将斑管付春纤。

意思解释

虞美人 其二

作者: 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明波一桁妆台侧。摇曳丹青色。玉人双影隙中窥。错认画屏山外燕交飞。良工心苦谁能会。殊处偏萦带。相思织尽意恹恹。愿更裁将斑管付春纤。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波光下,妆台旁边,一幅画卷轻轻摇曳着。那位美丽的女子在缝隙中窥视,错把山外飞舞的燕子当成了画屏上的景致。辛苦的工匠,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在不同的地方,情思缠绕不去。我将所有的相思都织尽,感到意绪恍惚。愿你能将那斑斓的管子交给春日的纤手。

注释:

  • 妆台:指女子化妆的桌子。
  • 摇曳:轻轻地晃动。
  • 丹青:指美丽的颜色,通常用于形容画作。
  • 玉人:美丽的女子。
  • 双影:两个影子,可能是指女子和她的情思。
  •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 斑管:指的是一种乐器,可能是笛子。
  • 春纤:春天的细腻的纤手,象征柔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画屏”和“燕子”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联想。燕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象征着春天、爱情和归来,而画屏则是文人雅士常用的意象,代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擅长词赋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墨客对美好爱情与自然景色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爱与美的渴望与思索。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在表现情感方面极具细腻之处,诗人通过对妆台、波光、燕子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失落的感慨。诗中“良工心苦谁能会”的句子,将诗人的孤独感与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以画面感极强的意象交织出一幅情感深邃的画卷,让人感受到那种细腻而又无奈的心绪。诗人在表达相思之苦时,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明波一桁妆台侧”:描绘了一个明亮的环境背景,妆台旁的波光闪烁,营造出美好的氛围。
    • “摇曳丹青色”:画卷的色彩在光影中摇曳,暗示着美丽的瞬间。
    • “玉人双影隙中窥”:女子透过缝隙窥视,暗含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 “错认画屏山外燕交飞”:将现实与画中景象混淆,反映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 “良工心苦谁能会”: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辛苦的工匠无人理解他的情感。
    • “殊处偏萦带”:在不同的地方,思念的情感依旧萦绕。
    • “相思织尽意恹恹”:将相思织尽,意绪感到恍惚,表现出对情感的疲惫。
    • “愿更裁将斑管付春纤”:希望能将美丽的乐器交给心爱的人,展现出对爱情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画中的景象,展现出对美好的向往。
    • 拟人:赋予“良工”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明波:象征着明亮与希望。
  • 妆台:象征着美丽与女性的柔情。
  • 玉人:象征着理想的爱情对象。
  • 燕子:象征着春天、归来和爱情的希望。
  • 斑管: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良工心苦谁能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的心情
    B. 孤独与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朋友的思念

  2. “明波一桁妆台侧”中的“妆台”指的是什么? A. 男子的书桌
    B. 女子的化妆桌
    C. 风景画
    D. 音乐乐器

  3. 本诗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友情
    C. 爱情与思念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对爱情的细腻刻画。

诗词对比

  • 汪东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均非常细腻,但李清照的词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而汪东则更显得缠绵与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