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陈路若窹轩酒坐》
时间: 2025-01-14 04:5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陈路若窹轩酒坐
作者:曹溶 〔明代〕
琵琶错落亭中雨,没个忘情地。
三台催得唱黄鸡,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
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
白话文翻译
在亭中细雨中,琵琶声此起彼伏,令人无不沉浸于此情此景。三台山的晨曦催促着黄鹂鸟唱歌,遥想当年骑马踏青,插花于马背的悠然时光。朦胧间倚着玉枕,常常推开窗帘,失去了那缠绕在头上的锦带。厌倦了他叫我做个狂妄之人,起身去看夕阳映照下的城角,几座青翠的山峰。
注释
- 琵琶: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这里指乐声。
- 错落:意为声响此起彼伏,形容音乐的美妙。
- 三台:指三台山,可能是特指的某个山名。
- 黄鸡:此处指黄鹂鸟,代表春天的声音。
- 插花马背:古时骑马时将花插在马背上,象征春游时的欢乐。
- 朦胧倚玉:形容模糊的状态,倚靠着玉制的枕头。
- 缠头锦:指装饰头发的锦缎,象征美丽的装扮。
- 狂生:形容一个放荡不羁的人。
- 夕阳城角:描绘傍晚的景象,夕阳照耀下的城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溶(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情感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音乐、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以琵琶声和雨声开场,设置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世界。接着,诗人回忆起春日踏青的美好时光,插花马背的悠然自得,展现了对青春与自由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倚靠在玉枕上,失去了往日的美丽装扮,似乎在诉说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最后,诗人厌倦了被称为“狂生”,在夕阳下观察城角的青山,似乎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琵琶错落亭中雨:描绘雨中琵琶声,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
- 没个忘情地:暗示雨中人沉浸在情感之中,忘却了周围。
- 三台催得唱黄鸡:春天到来时,黄鹂鸟的歌声令人向往。
- 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回忆春游的美好时光,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 朦胧倚玉频推枕:描绘一种模糊、恍惚的状态。
- 失却缠头锦:美丽的装扮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
- 嫌他唤我作狂生:内心对他人评价的不满与反感。
- 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心情,再次抒发对美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琵琶错落”比喻音乐的美妙。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如“催得唱黄鸡”。
- 对仗:如“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展现了诗歌的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情感复杂而深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交流,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雨:象征忧伤与思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黄鸡(黄鹂鸟):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代表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玉枕:象征高雅与清丽,反映诗人的身份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古筝
- B. 琵琶
- C. 二胡
- D. 笛子
-
诗中“失却缠头锦”指的是什么?
- A. 丧失美丽的装扮
- B. 失去的友谊
- C. 失去的财富
- D. 失去的自由
-
诗人对“狂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赞同
- B. 反感
- C. 不在乎
- D. 怀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流动,但更多体现的是女性的柔情与思绪。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背景更为社会动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