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夫园亭八咏·可莹》

时间: 2025-01-06 16:32:45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白话文翻译:

小凿开苍苔,形成一片平静如玉的水面。最适合孤独的月亮在其中沐浴,也有白云在其中飘行。须发都清晰可见,内心原本就清澈。微风不要吹皱水面,虚静之中自然生出光明。

注释:

  • 潴(zhū):积水。
  • 玉鉴:比喻平静如玉的水面。
  • 孤月:孤独的月亮。
  • 白云行:白云飘行。
  • 烛:照亮,此处指清晰可见。
  • 肺肝元自清:内心原本就清澈。
  • 虚静即生明:在虚静的状态下自然生出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面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清澈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在张德夫园亭中的一次游览,通过对园亭中水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水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描绘了水面的形成过程和其平静如玉的特质,而“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则进一步以孤月和白云的意象,增添了水面的静谧和超然之美。后两句“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清澈和光明,而“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则强调了在虚静状态下的内心光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清澈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小凿开苍苔,形成一片平静如玉的水面。
  2.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最适合孤独的月亮在其中沐浴,也有白云在其中飘行。
  3.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须发都清晰可见,内心原本就清澈。
  4.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微风不要吹皱水面,虚静之中自然生出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潴为玉鉴平”将水面比喻为平静如玉的镜子。
  • 拟人:“孤月浴”和“白云行”赋予孤月和白云以人的行为。
  • 对仗:“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中的“须发”与“肺肝”,“尽堪烛”与“元自清”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清澈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水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并通过孤月和白云的意象,传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玉鉴:平静如玉的水面,象征着宁静和清澈。
  • 孤月:孤独的月亮,象征着宁静和超然。
  • 白云:白云飘行,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潴为玉鉴平”中的“潴”是什么意思? A. 积水 B. 石头 C. 树木 D. 花朵

  2. 诗中“孤月浴”和“白云行”分别象征什么? A. 宁静和自由 B. 孤独和超脱 C. 光明和黑暗 D. 清澈和混浊

  3. 诗中“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清澈和光明 B. 外表的美丽和光彩 C. 环境的宁静和和谐 D. 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江畔花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炎《可莹》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炎的诗更注重对水面的细腻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山居秋景的整体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王炎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