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时间: 2025-01-04 10:53:27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堂
杜甫 〔唐代〕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白话文翻译

我昔日离开草堂,边疆蛮夷包围成都。
如今我回到草堂,成都却没有忧虑。
请回忆初乱之时,局势反复如瞬息。
大将奔赴朝廷,诸小人起了异图。
深夜斩杀白马,盟约气氛已很浓。
西边招募邛南的兵,北边截断剑阁的隅。
数十个平民百姓,也占领专城居住。
其势不止两方,开始听闻蕃汉不同。
西方的士兵却倒戈,贼臣互相残杀。
谁曾想到肘腋之祸,竟然自危于枭獍之徒。
义士们痛苦愤怒,纪纲混乱愈加严重。
一个国家实质上是三公,万人如鱼欲煎熬。
唱和作威作福,谁敢辨认无辜。
眼前列着刑具,背后却有人吹笙竽。
谈笑之间进行杀戮,鲜血溅满长街。
直到今天用斧头镇压,风雨中听得号呼。
鬼妾与鬼马,悲色充满娱乐。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以惊呼。
贱民还在奔走,三年盼望东吴。
弓箭暗藏海江,难以游历五湖。
不忍心舍弃此地,重新来剃除荒芜。
入门见四株松,步履间万竹疏。
旧狗喜我归来,低头徘徊入衣裾。
邻居们喜我归,携酒胡芦相邀。
大官喜我来,派骑士询问所需。
城郭喜我来,宾客挤满村落。
天下尚未安宁,健壮儿郎胜过腐儒。
在飘摇的风尘中,何处安放老夫。
那时见到疣赘,骨髓幸好未老。
饮食羞愧残生,采食薇菜不敢余。

注释

生僻字词注释

  • 草堂:杜甫的草堂,指其在成都的住所。
  • 蛮夷:指外族,通常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盟歃:古代结盟饮血的仪式。
  • 布衣:百姓,平民。
  • 义士:指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众奋斗的人。

典故解析

  • “草堂”指杜甫在成都的草堂,象征着他归隐田园后的生活。
  • “白马”可能隐喻被斩杀的忠良之士,象征着政治斗争的残酷。
  • “剑阁”是蜀地的战略要地,象征着战争与权力的争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著称。

创作背景 《草堂》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在动荡的社会中感受到深重的忧虑,虽归隐于草堂,但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依然强烈。诗中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草堂》通过对草堂的描绘,折射出杜甫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对比了昔日与如今,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变化与无奈。作者在诗中通过对比“昔我去”和“今我归”,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忧虑。

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诗中提到的“义士”与“贼臣”,反映了士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与对腐败现象的愤怒。在描述社会动荡时,杜甫使用了“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烈与无情。

诗的最后部分,杜甫回归草堂,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和对自己的欢迎,虽然内心依然感到忧虑,但他依然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一丝安宁。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深入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体的影响,展现出杜甫作为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回忆自己离开草堂时,边疆的蛮夷包围着成都,表现出当时的动荡。
  •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如今回归草堂,成都已然安宁,体现出一种对平静的渴望。
  •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回忆初乱之时,社会局势反复无常。
  •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大将去朝廷,众小人却谋划其他,表现出权力中心的混乱。

修辞手法

  • 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对比,突出社会变迁和个人感受。
  • 比喻:通过“蛮夷”与“士人”的对比,表现出社会的对立与冲突。
  • 夸张:如“谈笑行杀戮”,生动刻画战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草堂为背景,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表现出诗人对国家与民众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动荡不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着隐逸与归属。
  • 蛮夷:代表外敌与战争的威胁。
  • 白马:象征忠诚与被背叛的英雄。
  • 剑阁:象征着国家的防线与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草堂》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蛮夷”指的是?

    • A. 外族
    • B. 内臣
    • C. 普通百姓
  3. 诗中描绘的情景主要反映了哪个历史背景?

    • A. 唐太宗时期
    • B. 安史之乱
    • C. 五代十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为杜甫所作,描绘了战乱中的国家与个人情感。
  • 《兵车行》:表现战争对百姓的苦难与无奈。

诗词对比

  • 《草堂》 vs. 《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杜甫对于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痛苦,而《草堂》则更强调归属感与对故土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相关诗句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下一句是什么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上一句是什么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下一句是什么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上一句是什么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下一句是什么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上一句是什么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下一句是什么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上一句是什么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下一句是什么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上一句是什么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下一句是什么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上一句是什么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下一句是什么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上一句是什么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下一句是什么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上一句是什么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下一句是什么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上一句是什么

昔我去草堂,下一句是什么

蛮夷塞成都。上一句是什么

蛮夷塞成都。下一句是什么

今我归草堂,上一句是什么

今我归草堂,下一句是什么

成都适无虞。上一句是什么

成都适无虞。下一句是什么

请陈初乱时,上一句是什么

请陈初乱时,下一句是什么

反复乃须臾。上一句是什么

反复乃须臾。下一句是什么

大将赴朝廷,上一句是什么

大将赴朝廷,下一句是什么

群小起异图。上一句是什么

群小起异图。下一句是什么

中宵斩白马,上一句是什么

中宵斩白马,下一句是什么

盟歃气已粗。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