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禁火
薛逢 〔唐代〕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严酷环境和战争带来的痛苦。诗中提到“日日冒烟尘”,显示出战火不断,烟尘弥漫;“忽忽禁火辰”则暗示着禁火的紧迫与无奈。接下来提到的“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描述了边疆湿润的环境与贼寇的肆虐。诗人感慨“岁月伤风迈”,表达了时间带来的伤痛和对艰辛生活的反思,最后以“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人民遭受苦难的悲痛之情。
注释:
- 冒烟尘:形容烟火弥漫,尘土飞扬,表明战乱的景象。
- 禁火辰:指禁止生火的时刻,反映出战乱中人们的无奈与痛苦。
- 塞榆关:指边防的榆关,象征着边疆的险恶与不安。
- 贼:指敌人或盗贼,代表着对边疆的威胁。
- 岁月伤风迈:岁月在流逝中带来伤痛,形容生活的艰辛。
- 沙中看白骨:隐喻战斗的惨烈与死亡的无情。
- 肠断故乡人:表达了对故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逢(约735-799年),字公度,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表达对故乡和战乱的思考,风格豪放而悲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边境局势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写作,表达对战乱的控诉与对故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禁火》是一首饱含悲情的边塞诗,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与对故乡的思念。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战火中的无奈和对生者与死者的深切同情。开头两句“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通过日复一日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疆战乱的常态,给人以沉重的感受。接下来的“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则暗示着在战火中,边境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遭遇了怎样的改变。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触及人心:“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诗人用“岁月”与“伤风”形成的对比,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苦难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反思。而最后的“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则是在战争的残酷下,诗人对故乡的沉痛思念和对无辜亡者的悲痛哀悼。整首诗在情感上非常充沛,既有对战争的控诉,又有对家乡的依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复一日,烟尘弥漫,表明战乱的常态和人们的无奈。
- 禁火的时刻,显示出战时的紧迫和生存的艰难。
- 边塞的湿润与草生,映射出自然与人类的对抗。
- 伤感岁月,感叹生活的艰辛与时间的无情。
- 在沙土中看到白骨,暗示死亡与战争的残酷。
- 对故乡人痛苦的深切同情与思念,感情真挚而悲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语音的节奏感。
- 比喻:如“沙中看白骨”,通过比喻手法传达战争的残酷。
- 夸张:如“肠断故乡人”,通过夸张表现强烈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家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人道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烟尘:象征战乱和死亡的气息。
- 白骨:死亡与牺牲的象征,表达对战后残局的痛苦反思。
- 故乡: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归属与思念,反映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日日冒烟尘”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的乡村
B. 战乱频繁的边境
C. 繁华的都市 -
“肠断故乡人”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情感? A. 对敌人的仇恨
B. 对故乡人民的悲痛
C.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诗中“塞榆关水湿”中的“水湿”暗示了什么? A. 水源丰富
B. 环境恶劣与战乱后的惨象
C. 春天的来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薛逢的《禁火》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聚焦于边塞的苦难与人道关怀,后者则通过描绘壮丽山河表达壮志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