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东园晓思》

时间: 2025-01-19 18:19:50

剑外春余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

松杉露滴无情泪,桃杏风飘不语香。

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晚东园晓思


剑外春余日更长,
东园留醉乐高张。
松杉露滴无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
莺恋叶深啼绿树,
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
争那樽前乐未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余晖在剑外的天空中显得更为绚烂,东园里留下了醉意,欢乐地高歌。松树和杉树上露珠滴落,仿佛无情的泪水,桃花和杏花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无声的香气。黄莺在浓密的树叶间鸣叫,燕子在稳固的雕梁上窥视着自己的巢。即使知道年华已晚,我仍然争着在酒樽前享乐,不愿停歇。

注释

  • 剑外:指的是剑门外,位于四川省,是一个地名。
  • 东园:指东边的花园。
  • 留醉:留下醉意,形容陶醉于美景之中。
  • 无情泪:松杉树上滴落的露水,象征无情的泪水。
  • 不语香:桃杏花香飘散而来,虽无言语,但香气显而易见。
  • 留滞:停留、滞留,暗示光阴流逝。
  • 乐未央:乐趣未尽,形容欢乐的时光仍在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逢,字景山,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贞元年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晚东园晓思》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诗人通过描写东园的春光,呈现出一种愉悦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春日延长的描绘,营造出温暖而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用松杉的露珠和桃杏的香气,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松杉滴露的无情泪,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莺鸟和燕子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场景,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诗人意识到年华已晚,但仍然希望在酒樽前享受生活,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无奈。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上则兼具欢愉与感伤,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剑外春余日更长:描绘春天的日子在延续,日照时间增加,带来温暖的气息。
  2. 东园留醉乐高张:在东园里,诗人沉浸在春日的欢乐中,陶醉于美景。
  3. 松杉露滴无情泪:松树和杉树上的露水,像无情的泪水一样滴落,暗示时光的流逝。
  4. 桃杏风飘不语香:桃花和杏花在风中摇曳,散发着无声的香气,充满春意。
  5. 莺恋叶深啼绿树:黄莺在繁密的绿叶中歌唱,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6. 燕窥巢稳坐雕梁:燕子在雕梁上稳坐,暗示巢的安全与温暖。
  7. 也知留滞年华晚:意识到年华渐晚,时间不再。
  8. 争那樽前乐未央:尽管时间已晚,仍然想在酒樽前尽情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无情泪”比喻露水,体现情感。
  • 拟人:描绘莺鸟和燕子的行为,使自然更具生机。
  • 对仗:如“松杉露滴”和“桃杏风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珍惜当下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外:象征遥远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东园:代表春天的生命力与繁华。
  • 松杉:象征坚韧与永恒的自然。
  • 桃杏:代表春天的美丽与芬芳。
  • 莺燕: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家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剑外”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剑门外
    • B. 剑河旁
    • C. 剑桥
  2. 诗中提到的“东园”主要描绘的是?

    • A. 冬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花园
    • C. 夏天的池塘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动荡带来的忧伤,而薛逢则表现出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薛逢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