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陵郭门外,陂陁丈五坟。
九泉如结友,兹地好埋君。
白话文翻译
在阳陵的郭门外,有一个高高的坟头,这里是适合埋葬你的地方。九泉之下就像结交朋友一样,这里非常适合埋葬你这位君子。
注释
- 阳陵:阳陵是指唐代的阳陵县,位于陕西省,是唐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所在地。
- 郭门:是指城墙的门,通常是城池的出入口。
- 陂陁:意为高高的坟丘,形容坟墓的形状。
- 丈五:一个古代的长度单位,丈五约合五米左右,形容坟墓的高大。
- 九泉:指阴间或冥府,古人认为死后会去的地方。
- 好埋君:指这里非常适合埋葬你这样的人。
典故解析
“九泉”是古代对亡者灵魂归宿的称呼,源自于古代对阴间的理解。这里的“结友”寓意着死后与亡者相交,表现了对死者的怀念与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生于802年,卒于852年,杜牧的诗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常以抒情和咏史见长。
创作背景
《哭李给事中敏》是杜牧为悼念好友李敏所作,李敏是唐朝的一位官员,因政务繁忙而去世。诗中表达了对李敏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深沉而厚重。首句“阳陵郭门外”直接切入主题,地点的选择不仅是对李敏的追悼,也暗示了其身后事的安排,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尊重。接下来的“陂陁丈五坟”则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李敏的死亡与埋葬的庄重。
“九泉如结友”中的“结友”一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理解:在冥界,死者与生者的关系依然存在,似乎在暗示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并未断裂。最后一句“兹地好埋君”则是对李敏的直接呼唤,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充分展现了杜牧深厚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是唐代咏怀诗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陵郭门外:地点的明确,指向现实中的阳陵,暗示着死亡的临近。
- 陂陁丈五坟: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敏的重视,反映出他在生前的地位与影响。
- 九泉如结友:以“结友”来形容阴间的关系,展现了生死之间情感的延续。
- 兹地好埋君:直接表达对李敏的怀念,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阳陵郭门外”和“陂陁丈五坟”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隐喻:将死亡比作结交朋友,展现了对生死关系的独特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死的思考展开,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友谊的永恒,是一篇充满情感深度的哀悼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陵:象征着权力与荣华,李敏的身世背景。
- 九泉:象征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充满神秘色彩。
- 坟:象征着安息与永别,承载着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阳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陕西
- C) 京城
- D) 杭州
-
诗中提到的“九泉”是指什么?
- A) 生命
- B) 冥府
- C) 天堂
- D) 人间
-
诗句“兹地好埋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忧伤
- C) 快乐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赠友人》 -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牧与李商隐: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虽然有些相似,但杜牧的直白与李商隐的含蓄形成了鲜明对比。
- 同题材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的怀念,然而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杜牧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