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释尊诗》
时间: 2025-01-04 09:07:4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皇太子释尊诗
作者: 王思远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龙图升曜,龟籍流芳。
俗资儒从,化以学昌。
葳蕤四代,昭晰三王。
挥发性灵,财成教方。
时陂乐沦,风凋礼失。
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蕴金孰砥,怀玉焉器。
养正者睿,敷文惟懿。
帝则昭天,皇图轶古。
乃圣乃神,重规叠矩。
霞构两庠,星陈二序。
横经若林,负书被宇。
国绪克隆,储晖允镜。
玉粹萧芬,体元居正。
温文自躬,敦悦以性。
崇道让齿,业大德盛。
高殿既筵,远言既宣。
穷理尽奥,阐几洞玄。
降情肃币,盥圣荐贤。
白话文翻译:
龙的图案升上了天空,象征着皇权的显耀,像龟甲般的经典流传千古。世俗的知识依赖于儒家思想,经过学习,才得以繁荣。四代王朝的辉煌,正如三位王者的德行昭示。才能和智慧的结合,形成了教育的方法。时至今日,欢乐渐渐消逝,风俗逐渐衰退,礼仪失去了其本有的庄重。缝制衣物不再用上好的材料,古典的章句难以施展其技艺。谁能用金子来砥砺自己,怀有美玉又能作为器物呢?培养正直的人是聪明的,传承文化是美好的。天子昭示天命,皇家的图谋超越古代。既是圣人又是神明,重视规矩的叠加。霞光映照两座学堂,星辰排列成两种序列。经书如同森林一般,承载着知识覆盖整个宇宙。国家的根基得以延续,储藏着光辉如同镜子映照。纯洁的玉石散发着芬芳,正体居于正道。文雅温和,性情敦厚。崇尚道德,谦让有序,事业因大德而兴盛。高殿上已经设宴,远大的言论已被宣扬。穷尽理性,探寻深奥,阐释微妙的道理。恭敬地奉献物品,洗手迎接圣贤。
注释:
- 龙图:象征皇权与尊贵。
- 龟籍:指古老的经典,尤其是《易经》。
-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也引申为王朝的繁荣。
- 挥发性灵:才华与智慧的流露。
- 缝掖不衣:形容礼仪和品德的缺失。
- 养正者睿:培养正直之人是智慧的体现。
典故解析:
- 三王:指的是古代的三位明君,通常指尧、舜、禹。
- 四代:常指夏、商、周、春秋五霸等历史时期。
- 霞构两庠:隐喻学术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思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儒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的时期,体现了对教育和道德的重视,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皇太子释尊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王朝的壮丽与兴衰,以及对教育和道德的重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描绘了政权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诗句如“龙图升曜”象征着皇权的光辉,“蕴金孰砥”则体现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忧虑。作者运用优美的修辞手法,将道德与学问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呼唤重视礼仪与教育的社会氛围。诗的最后几句更是对贤人和圣贤的推崇,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图升曜:象征皇权崇高,光辉灿烂。
- 龟籍流芳:经典流传,影响深远。
- 俗资儒从:世俗的知识依赖于儒家思想。
- 化以学昌:通过学习,文化得以繁荣。
- 葳蕤四代:王朝的繁荣映照历史。
- 挥发性灵:才华的自然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图”比喻皇权。
- 对仗:如“温文自躬,敦悦以性”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对道德的追求,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权力与尊贵。
- 龟:象征智慧与长寿。
- 霞:象征光明与希望。
- 玉:象征纯洁与美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图”象征什么?
A. 皇权
B. 文化
C. 自然 -
“缝掖不衣”意指什么?
A. 礼仪失去
B. 物质丰富
C. 生活奢华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探讨儒家思想。
- 《离骚》: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思远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方面的不同表达,前者更侧重于儒家思想,后者则强调个体自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王思远研究》
以上为《皇太子释尊诗》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