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时间: 2025-01-08 03:50: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军行》
作者:王维 〔唐代〕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军中出征的情景。号角声吹响,行人们纷纷起身。悲伤的笳声回应着马匹的嘶鸣,大家争相渡过金色的河水。黄昏时分,沙漠的边缘,战斗的声音在烟尘中回荡。所有的战功都系在名王的颈上,归来时要向天子献上战功。
注释
- 吹角:指吹号角,古代军中出征时的信号。
- 行人:指士兵或征途上的人。
- 笳:一种古代乐器,发出悲伤的音调。
- 马嘶:马的叫声,暗示战马的紧张。
- 争渡:争先恐后地渡水,表现军队的急迫。
- 沙漠陲:沙漠的边缘,暗示荒凉和艰苦的环境。
- 战声:战斗的声音,暗示战争的残酷。
- 系名王颈:把战功系在名王的颈上,象征着荣誉的归属。
- 献报天子:向皇帝报告战功,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军,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诗风清新脱俗,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王维生活在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战事频繁的时期。他在军中任职,亲历了战争的艰辛与士兵的困苦,这首诗正是他对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命运的关怀。
诗歌鉴赏
《从军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与悲壮。开篇的号角声响起,立刻将读者带入战斗的氛围中,喧闹的人群、急促的行动,体现了士兵们对战斗的准备和紧迫感。笳声与马嘶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悲凉与壮烈,形成强烈的音响对比,令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与无奈。
诗中“争渡金水”的意象,除了表现渡河的急迫外,也象征着士兵们在战斗中争取生存与荣誉的渴望。日暮时分,沙漠的边缘,正是士兵们身处的艰苦环境,战斗的声音在烟尘中回荡,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士兵的战功最终要归于名王,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荣誉的追求。“献报天子”则强化了士兵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传递出一种悲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争的复杂与人性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吹角动行人”:号角声吹响,唤起了士兵们的行动。
- “喧喧行人起”:人声嘈杂,士兵们纷纷起身,准备出征。
-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笳声悲伤,回应着马匹的嘶鸣,暗示战斗的紧张。
-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渡过河水,表现出急迫与紧张。
- “日暮沙漠陲”:黄昏时分,沙漠的边缘,环境的艰苦。
-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战斗的声音在烟尘中回荡,表现战争的残酷。
- “尽系名王颈”:所有的战功都归于名王,象征着荣耀的归属。
-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归来时向天子报告战功,表现对国家的忠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河水”来比喻渡河的艰辛,象征着生死的考验。
- 拟人:笳声似乎与马嘶相应,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沉思,既有士兵的英勇与奋斗,也有对生死与荣誉的思考。王维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体现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号角:象征战争的开始,唤起士兵的斗志。
- 沙漠:象征着艰苦的环境,表现出战争的无情。
- 马:代表着战争的工具,象征着勇猛与牺牲。
- 黄昏:象征着结束与不确定,暗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战争与忠诚
C. 自然景观
D. 田园生活 -
“争渡金水”中的“金水”主要指什么?
A. 河流的颜色
B. 生死的考验
C. 战斗的荣耀
D. 士兵的急迫 -
“吹角动行人”中的“动”字体现了什么?
A. 行人的激动
B. 士兵们的紧张
C. 战斗的激烈
D. 号角的响亮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出塞》:王昌龄
- 《白马篇》: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从军行》与王昌龄的《出塞》都以战争为题材,表现了士兵的忠诚与牺牲,但王维更注重描写士兵的内心感受,王昌龄则更侧重于战斗场面的壮烈与悲壮。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