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闻杨季子,水北有山房。
竹色长年绿,松阴五月凉。
雨丝深钓渚,风帙散书床。
亦欲相从去,江波不可航。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说杨季子在水北有一处山房。
那里竹子四季常青,松树的阴影在五月里显得格外凉爽。
细雨如丝,钓鱼的人在水边,微风吹拂,书本散落在床上。
我也想随你一起去那里,然而江水波涛汹涌,无法航行。
注释:
- 杨季子:指杨季子(即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
- 水北:指水的北岸,暗指杨季子的居所。
- 山房:指山中的房舍,通常是隐居修身的地方。
- 竹色:竹子的颜色,象征着清新、坚韧。
- 松阴:松树的树阴,代表着凉爽、宁静的环境。
- 雨丝:细雨如丝,形容雨下得很细。
- 钓渚:钓鱼的水边。
- 风帙:指风吹动的书床,书本散落的状态。
- 江波不可航:江水波涛汹涌,无法航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宁静,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作者受到隐逸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诗中提到的“竹色长年绿,松阴五月凉”,展现了水北山房的宁静与幽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细雨如丝,微风拂面,钓鱼的闲适生活,使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然而,最后两句“亦欲相从去,江波不可航”则转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理想生活的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闻杨季子,水北有山房。
- 诗人提到曾听说的杨季子,揭示了他的理想隐居地——水北的山房,设定了整首诗的背景。
-
竹色长年绿,松阴五月凉。
- 描绘了山房周围的自然环境,四季常青的竹子与凉爽的松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
雨丝深钓渚,风帙散书床。
- 雨丝和钓渚的描写,表现了生活的闲适,书床上的书本被风吹散,暗示着一种随性与豁达。
-
亦欲相从去,江波不可航。
- 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杨季子一同前往山房的心情,但又因“江波不可航”的现实限制而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色长年绿,松阴五月凉”,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细雨如丝,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的细腻。
- 象征:竹子与松树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反映了诗人理想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竹色:象征清新与生机,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松阴:象征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雨丝:细腻而柔和,象征着生活的闲适与愉悦。
- 江波:象征现实的困扰与无奈,反映了人生路途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隐居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
诗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a) 四季常青
b) 繁花似锦
c) 冰雪皑皑 -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无奈
c) 喜悦
答案:
- b) 杨万里
- a) 四季常青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的作品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生活。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 vs 潘纯的《题豫章杨季子水北山房》:
- 王维的诗以秋夜的宁静和孤寂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而潘纯的诗则强调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无奈,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冲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