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蝇的飞舞和停留,警示人们要警惕谗言。青蝇在樊处停留,提醒我们要像君子一样,坚守诚信,不轻信谗言;在棘丛中停留,谗言无所不在,造成四国的混乱;在榛丛中停留,谗言无所不在,甚至影响到我和他。
注释
字词注释
- 营营:形容青蝇飞舞的样子。
- 岂弟君子:岂是温和正直的君子。
- 无信:不要相信。
- 谗言:中伤他人的言论。
- 罔极:无所不在,形容谗言的泛滥。
- 交乱四国:指谗言造成的四国混乱。
- 构我二人:指谗言对我和他人之间造成的误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君子”概念源自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与诚信。谗言在历史上常常被用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误解和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青蝇》作者不详,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某位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以情感真挚、内容深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权谋政治盛行,谗言四起,诗人借青蝇之象警示人们要警惕谗言的危害,体现了对诚信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青蝇》以青蝇为象,象征谗言的滋扰,诗中反复提到青蝇的飞舞和停留,表现出谗言如蝇虫般无处不在,令人厌恶。诗歌的节奏感强烈,反复的句式增强了警示的力度,让人深刻体会到谗言对人际关系、国家和谐的破坏。诗中“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一句,强调了君子的德行与智慧,提醒人们在面对谗言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谗言的严重性,影响到个人关系,甚至波及国家,令人警惕。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深刻的社会警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营营青蝇,止于樊。
描述青蝇飞舞的情景,暗示谗言如蝇虫般缠扰人心。 -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提醒君子要保持诚信,不轻易相信谗言。 -
营营青蝇,止于棘。
再次提到青蝇,强调谗言的存在和对社会的破坏。 -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谗言无所不在,导致国家之间的混乱与争斗。 -
营营青蝇,止于榛。
再次用青蝇的意象,暗示谗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指出谗言不仅影响国家,也会破坏个人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蝇比喻谗言,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反复:青蝇的反复出现,加深了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谗言的警惕,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不受谗言的侵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蝇:象征谗言、恶意的传播者。
- 樊、棘、榛:分别代表不同的环境中谗言的滋生,暗示谗言的无处不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营营青蝇”中的“青蝇”象征什么?
A. 诚信
B. 谗言
C. 和平 -
诗中提到的“岂弟君子”意味着什么?
A. 君子应当坚守诚信
B. 君子要善于交际
C. 君子无所畏惧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青蝇》与屈原的《离骚》均涉及谗言与忠诚的主题,但《离骚》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青蝇》则更具社会警示性。两者都反映出对诚信的重视,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先秦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