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时间: 2025-01-19 16:0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寒烟幕清江,渔唱扁舟上。
江转少人家,自此知安往。
维舟倚丛薄,明月独相向。
欲晓醉应醒,还逐轻鸥扬。
稍息南市喧,初上东山月。
潜鱼忽惊踊,饥雁时断绝。
落叶误投签,繁霜疑积雪。
苦寒良难久,爱此元气洁。
白话文翻译:
寒烟笼罩着清江,渔歌在小舟上响起。
江水转弯处少有人家,从此我知道安身何处。
停舟倚靠在丛林旁,明月独自映照着我。
想要天亮时醉酒醒来,依然追逐着轻盈的鸥鸟。
稍微休息南边市场的喧闹,初升的月亮映照东山。
水中的鱼突然惊跃,饥饿的雁群时而断绝。
落叶误投于签子上,繁霜让人疑似积雪。
寒冷的苦楚难以长久,我爱这元气的洁净。
注释:
- 寒烟:指寒冷的烟雾。
- 幕:遮盖,笼罩。
- 扁舟:小舟。
- 安往:安身去处。
- 维舟:停船。
- 丛薄:指丛林、草丛。
- 轻鸥:轻盈的海鸥。
- 潜鱼:水中游动的鱼。
- 饥雁:饥饿的雁。
- 误投签:落叶误落在签子上。
- 元气洁:指清新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与兄长苏轼齐名,擅长诗词、散文,提倡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在江边的宁静环境中,他体会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洁净之美。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画面,诗中通过清晰的自然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寒烟幕清江”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渔歌声随之而来,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随着江水的转弯,诗人感受到孤独与宁静,自己寻找安身之处的哲学思考开始显露。
在描绘夜晚的月光和清晨的意象时,苏辙巧妙地运用“明月独相向”与“欲晓醉应醒”两句,表现了他对孤独与清醒的矛盾心理。明月的映照如同心灵的照亮,提醒着他对生活的思考。
全诗最后以“苦寒良难久,爱此元气洁”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即使生活中有寒冷与苦楚,仍然喜爱着这份清新的元气。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自我情感的反思,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烟幕清江:描绘寒烟弥漫的江面,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渔唱扁舟上:渔民在小舟上唱歌,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 江转少人家:江水转弯之处几乎没有人家,体现孤独。
- 自此知安往:从此我知道要去哪里安身。
- 维舟倚丛薄:停舟在草丛旁,表现自然的静谧。
- 明月独相向:明月对我独自照耀,暗示内心的孤独。
- 欲晓醉应醒:想在天亮时醒来,暗示想要摆脱醉意。
- 还逐轻鸥扬:依然追逐着轻盈的鸥鸟,体现自由。
- 稍息南市喧:暂时远离南方市场的喧闹,渴望宁静。
- 初上东山月:初升的月亮照耀东山,象征新生与希望。
- 潜鱼忽惊踊:水中的鱼受到惊吓而跳跃,表现自然活力。
- 饥雁时断绝:饥饿的雁群时而消失,描绘秋冬的萧条。
- 落叶误投签:落叶误投在签子上,暗示无常。
- 繁霜疑积雪:霜重似雪,展现冬日的寒冷。
- 苦寒良难久:虽然寒冷难以久居,表现乐观的心态。
- 爱此元气洁:最终表达对清新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独相向”,将明月比作心灵的明灯。
- 拟人:如“潜鱼忽惊踊”,让鱼具有人类的情感反应。
- 对仗:全诗使用了多处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尽管生活中有寒冷与苦楚,但他仍然珍惜这份清新与洁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烟:象征孤独与冷清。
- 明月:象征内心的明亮与希望。
- 轻鸥:象征自由与灵动。
- 潜鱼:象征自然的活力。
- 落叶与霜:象征无常与时光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渔唱扁舟上”,指的是什么? A) 渔民在小舟上唱歌
B) 渔民在市场上唱歌
C) 渔民在岸边唱歌
D) 渔民在船上跳舞 -
“欲晓醉应醒”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渴望清醒
B) 喜欢饮酒
C) 对生活的绝望
D) 对夜晚的怀念 -
诗中提到“苦寒良难久”,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冷是好事
B) 寒冷难以长久
C) 暖和的日子不久
D) 苦难的生活
答案:
- A) 渔民在小舟上唱歌
- A) 渴望清醒
- B) 寒冷难以长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同样描绘江边景色,但更强调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多强调山水之间的静谧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