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绿》
时间: 2025-01-17 08:4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白话文翻译:
整天在采集青草,却连一个筐都装不满。
我发出短笛的声音,轻声地说要回去沐浴。
整天在采集蓝草,却连一个袋子都装不满。
约定五天去采集,结果六天还没有到。
那个年轻人去打猎,提到要收起他的弓。
那个年轻人去钓鱼,提到要收起他的钓绳。
他钓的是什么呢?是鲂鱼和鱮鱼。
是鲂鱼和鱮鱼,轻声说着观者的心情。
注释:
- 匊:盛东西的器具,这里指筐。
- 沐:洗澡,沐浴。
- 襜:大袋子,用于装东西。
- 詹:到达,这里的意思是指期望如约。
- 韔:收起、装入,尤其指弓箭。
- 纶:钓鱼用的线。
- 鲂:一种淡水鱼。
- 鱮:又称“鯽鱼”,也是一种鱼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采绿》作者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民间歌谣。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的生平及其详细背景已不可考,但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
创作背景:
《采绿》可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描绘了他们在自然中采集植物、打猎和钓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与感悟。
诗歌鉴赏:
《采绿》以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日常活动,诗中反复提到采集和捕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的“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传达出一种辛勤劳动却未必有所收获的无奈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通过对采蓝和钓鱼的描写,进一步延续了这种主题。
诗中“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与“之子于钓,言纶之绳”的对比,既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隐含了对年轻人活动的期待与鼓励。诗的最后一句“薄言观者”则引人深思,似乎在提醒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事物与他人的感受。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劳动的记录,更是对生活哲理的反思,展现了古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说明整天辛勤采集青草,却连一个筐都装不满,表达出一种辛劳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感受。 -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表达了诗人准备返回的心情,暗示了一种对劳作的疲惫与对生活的思考。 -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同样的情景,采集蓝草却没有装满袋子,强调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无常。 -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说明约定的时间未能如期完成,反映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描述年轻人打猎的情景,提到收起弓箭,暗示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猎物的珍惜。 -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这里同样讲述了钓鱼的过程,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提问引出具体的捕获,鲂和鱮象征着自然的馈赠。 -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最后一句回到观者,可能是对生活的总结,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与“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多次提到“采绿”、“采蓝”增强了主题的突出,反复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持久的心态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采集与劳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馈赠。
- 蓝:代表另一种自然资源,体现生活的多样性。
- 弓与绳:象征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 鲂与鱮:代表自然的财富,捕捞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采集的主要植物是什么?
- A. 绿草
- B. 蓝草
- C. 药草
- D. 花卉
-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劳动的快乐
- B. 辛勤与无奈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未来的期待
-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中的“韔”意思是?
- A. 放下
- B. 收起
- C. 持有
- D. 制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
- 《静夜思》:反映个人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采绿》与《静夜思》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采绿》更强调劳动的艰辛与现实的无奈,而《静夜思》则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先秦诗歌研究》
- 《诗经》与先秦文学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