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晚宿芦沟桥》

时间: 2024-12-30 23:42:12

边臣祇远役,去去梦魂劳。

望日辞仙掌,临霜拭宝刀。

嘶群征马急,避缴度鸿高。

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

意思解释

出京晚宿芦沟桥

作者: 陈克侯 〔明代〕

原文展示:

边臣祇远役,去去梦魂劳。
望日辞仙掌,临霜拭宝刀。
嘶群征马急,避缴度鸿高。
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边疆将领为了国家尽职尽责,远离家乡的艰辛。诗人感叹自己在梦中也因远行而心神疲惫。望着日头告别仙界,准备在露霜中擦拭宝刀。战马嘶鸣,急于奔赴战场,避开一切障碍,飞跃高空。即使手中有银鱼,也无法换来市场上的美酒。

注释:

  • 边臣: 指在边疆任职的官员。
  • 梦魂劳: 梦中也感到疲惫,暗示思乡之情。
  • 望日辞仙掌: 望着太阳,似乎要告别神仙的掌控。
  • 临霜拭宝刀: 在霜寒中擦拭宝刀,象征准备战斗。
  • 嘶群征马急: 战马急促的嘶鸣声,表现出急切的出征心情。
  • 银鱼: 指代金钱或财富。
  • 市醪: 指市面上卖的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侯,明代诗人,以诗歌表达忠诚和家国情怀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边疆任职期间,诗人因公出征,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职务的忠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战乱。

诗歌鉴赏:

《出京晚宿芦沟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远行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职责的坚守。开篇“边臣祇远役”直接点明了身处的环境与角色,进一步引入疲惫的内心状态。接着“望日辞仙掌”这一句,通过想象告别仙界,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描写的“嘶群征马急”与“避缴度鸿高”,生动展现了战场的紧迫感,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

整首诗交织着思乡与战斗的双重情感,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则深刻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诗人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无法忘却个人的情感与需求,表现出深厚的悲悯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边臣祇远役: 说明身为边疆官员的责任重大,远离家乡。
    • 去去梦魂劳: 表达了因远离故乡而梦中也感到疲惫。
    • 望日辞仙掌: 通过告别日头象征的理想,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临霜拭宝刀: 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展示了将士的决心。
    • 嘶群征马急: 强烈的战斗氛围,反映出急迫的出征情绪。
    • 避缴度鸿高: 形象化地描绘了征途的艰难。
    • 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 表达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比喻: “望日辞仙掌”比喻告别美好生活。
    • 拟人: “嘶群征马急”赋予马儿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边塞生活,表达了忠诚职责与思乡之情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故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边臣: 象征着忠诚与责任。
  • 宝刀: 代表战斗与防御。
  • 银鱼: 物质财富,象征生活的压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边臣”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 A. 官员
    • B. 商人
    • C. 农民
    • D. 学者
  2. 在诗中,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表现?

    • A. 忘却
    • B. 思念
    • C. 恨意
    •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对比陈克侯与王之涣的边塞诗,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后者则侧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反映出不同的创作风格与主题侧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