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游紫溪山 其一
作者: 刘文炳 〔清代〕
原文展示
冒雨探灵窟,峰高未易跻。
人声烟外接,鸟道树中迷。
钟动方知寺,泉飞不见溪。
何当开霁景,一览万山低。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探寻神秘的洞窟,山峰高耸难以攀登。
人声在烟雾之外相接,鸟道在树木之间迷失。
钟声响起才知道寺庙的存在,泉水飞流却看不见溪流。
什么时候才能放晴,俯瞰万山的低矮?
注释
- 灵窟: 灵异的洞窟,指山中的神秘之地。
- 跻: 登上或攀登的意思。
- 烟外: 指远离烟雾的地方,隐喻人声在远处。
- 鸟道: 鸟儿飞行的路径,暗示山中小路的隐秘。
- 钟动: 寺庙的钟声响起。
- 泉飞: 指泉水奔流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文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擅长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刘文炳游览紫溪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反映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诗歌鉴赏
《游紫溪山 其一》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诗,诗人在雨中探访紫溪山的经历,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神秘与幽静。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探寻灵窟的艰难,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通过“峰高未易跻”表现出山的高峻,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接下来的两句,人声与鸟道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置身于烟雾缭绕的山林中,隐约听到远方的人声,仿佛与世隔绝,鸟儿飞过的路径则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诗人渴望一场晴朗的天气,能够一览众山的壮丽,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希冀。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哲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冒雨探灵窟: 在雨中探寻神秘的洞窟,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
- 峰高未易跻: 山峰高耸,攀登困难,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 人声烟外接: 远处人声传来,仿佛与周围氛围形成对比。
- 鸟道树中迷: 在树木之间迷失,暗示自然的复杂与神秘。
- 钟动方知寺: 钟声响起,意识到寺庙的存在,象征灵性与宗教的联系。
- 泉飞不见溪: 泉水奔流却看不见溪流,表现出隐秘的自然景观。
- 何当开霁景: 期待晴朗的天气,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一览万山低: 一览众山,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 人声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层次感。
- 意象: “灵窟”、“泉飞”等意象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喧嚣的逃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窟: 象征神秘与未知,激发探索的欲望。
- 峰高: 代表自然的雄伟,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 鸟道: 自由的象征,表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钟声: 灵性的象征,提醒人们关注内心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峰高未易跻”意思是: A. 山峰高且难以攀登
B. 山峰矮小易攀登
C. 山峰风景优美
D. 山峰雨水多 -
诗中的“何当开霁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A. 对人声的渴望
B. 对晴朗天气的向往
C. 对寺庙的思念
D. 对泉水的赞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游紫溪山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有相似之处。王维的诗注重宁静与和谐,而刘文炳则表现出对探索与渴望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文炳研究》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