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时间: 2025-01-14 12:02: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河
添雪斋 〔当代〕
愁怎赋,何堪写尽飞絮。新词旧谱换柔肠,任伊寄去。却留两地自飘零,疏帘空卷寒雨。待抛断,情一缕,黦痕翠袖如许。无端锦字送灵犀,再添乱绪。纵成别意两三分,东风依旧收取。断魂总在绝意处,料今宵难弃难遇。做了梦中悲侣,借寻常一曲相思句,重约他生听君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难以言说的愁苦,无法用文字写尽那随风飘散的柳絮。新词旧曲交替着,柔情似水,任凭思念寄往远方,却留我独自在这里飘零。空荡的窗帘在寒雨中无声卷起,等着割断这段情感,唯有一缕情丝依旧缠绕,留下翠袖上淡淡的痕迹。无缘无故的锦绣字句送去灵犀,却只能让思绪更加混乱。即便分离成了两三分,东风依然将我的愁苦收走。断魂的痛苦总在无意的地方,想必今夜难以抛弃,难以再见。梦中与悲伤的伴侣相会,借用那寻常的相思句,再次约定来世听你低语。
注释:
- 飞絮:指飘散的柳絮,象征着柔弱的情感。
- 柔肠:形容内心柔软,常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 疏帘:指空旷的窗帘,暗示孤独。
- 黦痕:指留下的淡淡痕迹,象征往事的残留。
- 灵犀:指心灵相通的情感。
- 东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和希望,但这里却带有收走愁苦的意味。
典故解析:
- 锦字:古诗中常用来指美好的文字,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相思: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添雪斋为当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并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出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在情感上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在面对分离与思念时的复杂情感,结合了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现代人的情感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西河》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孤独和思念时的无奈与深情。开头的“愁怎赋,何堪写尽飞絮”通过飞絮的意象,表达了愁苦的难以言说。诗中“新词旧谱换柔肠,任伊寄去”,展现了诗人对旧情的依恋和对新情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而“却留两地自飘零,疏帘空卷寒雨”则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氛围,空荡的窗帘和寒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声的哀愁。后面的“待抛断,情一缕,黦痕翠袖如许”,则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无奈割舍,留下的只是淡淡的痕迹,象征着难以忘怀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的波动中展现出一种柔美又哀伤的气质,诗人通过“梦中悲侣”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这种对爱的执念与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怎赋,何堪写尽飞絮:愁苦如何能够用诗句表达,难以写尽那飞舞的柳絮,暗示了情感的无奈。
- 新词旧谱换柔肠,任伊寄去:新旧词曲交替,表达对情感的依恋,任思念随风而去。
- 却留两地自飘零,疏帘空卷寒雨:两地分隔,孤独飘零,窗帘卷起,映衬出寒冷的雨。
- 待抛断,情一缕,黦痕翠袖如许:期待割舍情感,却只留下一丝情愫,留在了翠袖上。
- 无端锦字送灵犀,再添乱绪:无缘无故的文字寄送灵犀,反而增加了思绪的纷乱。
- 纵成别意两三分,东风依旧收取:即使分离成了两三分,东风依然将我的愁苦带走。
- 断魂总在绝意处,料今宵难弃难遇:断魂的痛苦在无意的地方,今晚难以放下与相遇。
- 做了梦中悲侣,借寻常一曲相思句:梦中与悲伤的伴侣相会,借用相思的句子,重约来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飞絮,形象生动。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收取愁苦的能力,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情一缕”和“黦痕翠袖”形成对仗,使语言更为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孤独、思念与对过往情感的执着。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现代人在面对情感波动时的复杂内心。诗人在梦中与爱人相会的期望,更是让人感受到对爱的渴望与对重逢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象征柔弱的情感和无奈的思念。
- 寒雨:代表孤独与凄凉的环境。
- 翠袖:象征过去情感的残留,细腻而柔软。
- 东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带走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愁怎赋,何堪写尽飞絮”中“飞絮”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愁苦
- C. 知识
- D. 友情
-
“待抛断,情一缕”中的“情一缕”意指什么?
- A. 一丝情感
- B. 一段历史
- C. 一次相遇
- D. 一种情绪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哪些情感?
- A. 友谊
- B. 忧伤与思念
- C. 快乐与幸福
- D. 事业与成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涉及爱情与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愁苦与思念。
诗词对比:
《长恨歌》(白居易)与《西河》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前者通过叙述爱情的悲剧展现了对情感的执着,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孤独感,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解析》
- 《古典诗词鉴赏》
- 《添雪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