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答和王西园送别》
时间: 2025-01-19 14:5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河 答和王西园送别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
寄君书到正街头,濯枝雨后。
那堪黄浦晚潮生,一帆吹下如溜。
忆当日,方邂逅。
按歌新记红豆。
酒间移烛和予词,霎时草就。
匆匆散去镇蹉跎,蜀葵花发时候。
骊驹唱罢频把袖。
看江流如许颦皱。
遥指垂杨渡口。
更短亭东上酒家,依旧欲放歌,何时还又。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很久,担心在客栈里无聊地度过漫长的白昼。寄给你的信刚送到正街头,正好在雨后洗净了枝叶。黄浦江的晚潮涌起,一只小帆船如同滑动一般。忆起当日,我们初次相遇。唱着歌,恍惚间又想起红豆。酒席间灯烛摇曳,我们一起作诗,瞬间草木都发芽了。匆匆散去的时光让人感到惋惜,正是蜀葵花开的时节。骊驹的歌声刚结束,频频挥袖告别。看那江水波澜起伏,满脸愁苦。遥指那垂柳掩映的渡口。更短的亭子东边的酒家,依然想要高歌,何时才能再相聚?
注释:
- 怕逢客馆长昼:担心在客馆中遇到漫长的白天。
- 寄君书到正街头:寄给你的信已经送到正街上。
- 濯枝雨后:雨后洗净了枝叶,暗指清新。
- 黄浦晚潮生:黄浦江的晚潮涌起。
- 骊驹唱罢频把袖:骊驹的歌声结束,频频告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同时也渗透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非常细腻,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回忆与对友人的送别,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开头的“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一语道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接着,寄信与雨后清新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忆当日,方邂逅”一句,回忆起初见时的美好,表现出时光的珍贵与友谊的可贵。此外,“骊驹唱罢频把袖”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瞬间与情感的交融。最后一句“何时还又”更是点出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渴望,增加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表达了对长时间离别的恐惧;
- 第二句通过寄信的细节表达思念;
- 第三句描写自然景象,暗含人生无常;
- 第四句的回忆引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后续句子通过酒、歌等意象表现离别时的情感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一帆吹下如溜”将小船比作滑动的物体,形象生动;
- 拟人:“骊驹唱罢”赋予骏马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 雨后:象征洗净和新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 黄浦江:作为景象,代表流逝的时光与变化;
- 骊驹:象征着青春与活力,亦带有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恐惧
C. 对客馆的厌倦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骊驹”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年轻与活力
C. 自然景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友人》
- 李白的《赠汪伦》
诗词对比: 毛奇龄与李白在表达友谊与离别时均展现了深厚情感,李白的豪放与毛奇龄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传递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