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得雨》

时间: 2025-01-06 10:06:48

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更夸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伴。

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刺水透针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鄚渚得雨
江头一夜水鸣艖,
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
更夸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
辟易炎官火伞伴。
一望阿瞒狼狈地,
村村刺水透针芽。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听到一夜的水声,船只在鸣叫;江外传来欢声笑语,似乎有百万户人家在庆祝。已然告诉主人,诗句已满袖;更是夸赞使者,带来了雨水随车而至。田间的农夫,披着湿透的蓑衣,躲避着炎热的官伞。远望去,阿瞒的样子狼狈不堪,村村都在水中,稻芽透出了尖尖的尖刺。

注释:

  • :古代的一种船,船鸣声。
  • 已报主人诗满袖:指已经给主人送来了满袖的诗句,表示诗人有很多感慨。
  • 辟易:躲避,回避。
  • 阿瞒:指代某个具体的人物,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统治者。
  • 刺水透针芽:形容水浸的稻田,稻芽还在努力向上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说友,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事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后的时节,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欢喜,以及雨水给农业带来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歌鉴赏:

《鄚渚得雨》是一首生动描绘雨后农村生活的诗。开篇以“江头一夜水鸣艖”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水声与船鸣交织,营造出一片热闹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江外欢声百万家”展现了雨后的喜庆场景,似乎每一个家庭都在庆祝这场甘霖。

诗中“已报主人诗满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雨水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的最后几句,通过描绘田父的狼狈与希望,呈现了农民在雨水后的艰辛与期盼,展现了农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自然的景观,也有农民的情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头一夜水鸣艖”:描写雨夜中水声的动听,暗示雨水的到来。
    • “江外欢声百万家”:表达雨后人们的欢庆,象征丰收的希望。
    • “已报主人诗满袖”:诗人将对自然的感悟化为诗句,传递给主人。
    • “更夸使者雨随车”:意指雨水的到来像使者一样,带来了丰盈的希望。
    • “支离田父烟蓑湿”:表现农民在雨中工作的艰辛,雨水带来的困扰。
    • “辟易炎官火伞伴”:描写农民躲避炎热的形象,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 “一望阿瞒狼狈地”:远观某位统治者的狼狈,暗示社会动荡。
    • “村村刺水透针芽”:描绘稻田的情景,象征希望与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使者,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带来的喜悦。
    • 拟人:赋予雨水以“随车而至”的特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支离田父”“辟易炎官”,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雨后的农村场景,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江头: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源泉,代表着雨水的来临。
  • 欢声:代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 田父:象征农民,代表着辛勤工作的人群。
  • 针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寓意着未来的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头一夜水鸣艖”中的“艖”指什么?

    • A. 船
    • B. 雨
    • C. 水
  2. 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是?

    • A. 失望
    • B. 欢喜
    • C. 无所谓
  3. “支离田父烟蓑湿”中,田父正在做什么?

    • A. 休息
    • B. 工作
    • C. 游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 李白《庐山谣》:描绘大自然的壮丽,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袁说友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自然与人,但袁的作品更为乐观,描写雨后的喜庆氛围,而杜甫则常常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心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