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钟声自仙掖,月色近霜台。
一叶兼萤度,孤云带雁来。
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
白话文翻译:
在赤县的新秋夜,文人们的创作灵感被催生。
钟声从仙宫传来,月光洒在霜台附近。
一片落叶与萤火虫一同飞过,孤云带着大雁飞来。
明天在紫书下,我应当询问长卿的才华。
注释:
- 赤县:指中国,古时称为赤县神州。
- 新秋夜:新秋的夜晚,暗示季节的变化和新的开始。
- 文人藻思:文人们的文思、创作灵感。
- 仙掖:指神仙的居处,借以形容钟声的悠远。
- 霜台:指台阶上结霜的地方,蕴含了寒冷的秋意。
- 一叶兼萤度:一片落叶与萤火虫一起飞过,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 孤云带雁来:孤独的云彩带着大雁飞来,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与迁徙。
- 紫书:指书法、文学作品,这里暗指诗歌。
典故解析:
- 长卿才:长卿是指王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诗人提及他,表明对其才华的敬仰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722-779年),字仲明,唐代诗人,号称“诗中之龙”。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万年成少府寓直期间,诗人身处清秋之夜,感受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对友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情怀。开头的“赤县新秋夜”,便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与新生的气息。接着,诗人以“文人藻思催”引入创作的灵感,表现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钟声与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一叶兼萤度,孤云带雁来”句中,落叶、萤火虫、孤云、大雁等自然意象交织在一起,传达出秋天的凄美和孤寂,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流逝与变迁。最后一句“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不仅表达了对未来创作的期待,也寄托了对王维的仰慕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县新秋夜:描绘一个新的秋夜,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文人藻思催:文人的创作灵感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被激发。
- 钟声自仙掖:钟声悠远,仿佛来自仙境,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月色近霜台:月光照耀霜台,营造出一种冷清却美丽的画面。
- 一叶兼萤度:落叶与萤火虫共同飞舞,表现秋夜的静谧。
- 孤云带雁来:孤独的云彩带着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寂寞。
- 明朝紫书下:明天的诗文创作,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
- 应问长卿才:提及王维,表达对其才华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钟声自仙掖”,比喻钟声的悠远。
- 对仗:如“月色近霜台”,“一叶兼萤度”,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月、云、叶等,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清秋的夜晚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敬仰,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夜: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成熟。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思考。
- 月色:传达出孤独与美丽的情感。
- 萤火虫:象征着微小而闪烁的希望。
- 孤云、大雁:代表远行与孤独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钱起
- D. 王维
-
“文人藻思催”中的“藻思”指的是:
- A. 文人的创作灵感
- B. 文人的友谊
- C. 文人的悲伤
- D. 文人的宴请
-
“明朝紫书下”中的“紫书”指的是:
- A. 书法作品
- B. 诗歌作品
- C. 小说
- D. 散文
答案:
- C. 钱起
- A. 文人的创作灵感
- B. 诗歌作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也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风景与心境:唐诗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