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七》
时间: 2025-01-14 06:3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
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轩。
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
古来王佐才,多在耕钓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竞争和喧嚣的描绘:蛮族的争斗和蝇虫的喧嚣令人感到纷乱。高贵的鸟类在荆棘丛中筑巢,猫头鹰聚集在琅琊轩上。风雷久未出现,野外的露水带来了些许寒意。志向远大的壮士,愿意为漂母的饭食感到羞愧。自古以来,能够辅佐国君的人才,多是在耕作和钓鱼中磨炼出来的。
注释:
- 蛮触:指蛮族与触犯之事,这里用来形容纷扰的环境。
- 蝇蚋:小飞虫,形容环境的嘈杂。
- 鸾凤:传说中的美丽鸟类,象征高贵的事物。
- 枳棘:一种带刺的植物,象征艰难环境。
- 鸱鸮:猫头鹰,象征智慧与冷静。
- 琅轩:古代的建筑,象征高雅的居所。
- 漂母:传说中以漂洗衣物为生的母亲,象征辛勤与无怨无悔。
- 王佐才:辅佐国君的人才,强调其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字叔明,号听雨山人。王冕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精湛的山水画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是王冕在经历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思考。王冕生活在元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冕的诗作常常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开头两句描绘了蛮族之间的纷争和蝇虫的喧闹,给人一种嘈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竞争与冲突的社会。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高贵的鸾凤与鸱鸮,象征着理想与智慧的栖息地,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社会的混乱,也暗示了高尚情操的稀缺。
中间的“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风雷的缺失象征着社会动荡中的无力感,野外的寒露则传达出一种孤寂与冷漠。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的志向和理想,表达了对于真正有才之士的渴望,强调了耕作与钓鱼所代表的踏实与真实。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王冕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才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蛮触杂奔竞:描绘了蛮族的争斗,暗示社会的混乱。
- 蝇蚋纷争喧:进一步强调环境的嘈杂与纷扰。
- 鸾凤巢枳棘:高贵的鸟类在荆棘丛中筑巢,象征理想的艰难。
- 鸱鸮集琅轩:猫头鹰象征智慧,聚集在高雅之处。
- 风雷久不作:风雷不再,暗示社会的动荡。
- 野露生微寒:自然界的寒意,象征孤寂与冷漠。
- 壮士万里怀:志向远大的壮士,愿意为漂母的辛勤感到羞愧。
- 肯谢漂母餐:表达了对辛勤劳动者的敬意。
- 古来王佐才,多在耕钓间:强调真正的人才往往来自于朴实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蛮触与鸾凤的对比,彰显社会的混乱与理想的稀缺。
- 象征:鸾凤和鸱鸮分别象征理想与智慧。
- 比喻: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结合,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社会的竞争与喧嚣,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了真正的人才往往在朴实的生活中成长。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王冕揭示了社会动荡中的无力感以及对人才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触、蝇蚋:象征纷乱与喧闹的社会环境。
- 鸾凤、鸱鸮:象征高贵与智慧。
- 风雷、野露:自然现象,象征社会动荡与孤寂。
- 壮士、漂母:表现对有志之士与辛勤劳动者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蛮触杂奔竞”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和谐
- B. 嘈杂
- C. 宁静
- D. 美丽
-
“壮士万里怀”中壮士的志向是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尊重辛勤劳动
- C. 争夺权力
- D. 寻找名声
答案:
- B. 嘈杂
- B. 尊重辛勤劳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冕与李白的诗作都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但王冕更加强调朴实的生活和对人才的重视,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与人生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王冕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