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春晚)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由于多病而懒于读书,整日无所事事,只想在小窗前听风听雨,沉沉入睡。春天的光阴已过了一半,往昔的情景如同飞鸟一般难以寻觅,心中的愁苦像连环一样难以解开。流莺不愿意飞入西园,唤醒的是画梁上的燕子。
注释:
- 胜欲读书已懒:胜,超过,指心中渴望;欲读书,想看书;已懒,已经懒惰。
- 多病长闲:多病,身体多病;长闲,长时间无所事事。
- 听风听雨小窗眠:利用小窗听风听雨,享受宁静,沉睡。
- 过了春光太半: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 往事如寻去鸟:往事像飞去的鸟一样难以追寻。
- 清愁难解连环:心中的忧愁像连环一样难以解开。
- 流莺不肯入西园:流莺,指一种鸟;不肯,拒绝,表示无心。
- 唤起画梁飞燕:呼唤的只是画梁上的燕子,暗指思念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著名抗金爱国者。其词风豪放,常表达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悟,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春晚)》创作于辛弃疾晚年,诗人因多病而感到无力,面对春光却无心享受,表现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春晚)》以其清新而又沉郁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诗人直抒胸臆,承认自己因病懒于读书,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状态。接下来,通过“听风听雨小窗眠”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安静而孤独的氛围,似乎在享受这份独处的宁静,但又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清愁。春天的逝去让人感到时光飞逝,往事如同去鸟,难以追寻,表露出一份对过往的眷恋和无奈。
最后,流莺不肯入西园,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无法触及。画梁飞燕的意象则传递了对温馨过往的渴望和追思。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胜欲读书已懒:诗人内心渴望学习,但由于身体的原因而懒于行动。
- 只因多病长闲:表现出诗人因病而无所事事的状态。
- 听风听雨小窗眠:诗人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听风雨声入睡。
- 过了春光太半:感叹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 往事如寻去鸟:往事难以追寻,像飞走的鸟一样。
- 清愁难解连环:心中的忧愁像连环一样无法解开。
- 流莺不肯入西园:流莺象征美好,流莺不愿进入的西园暗示孤独。
- 唤起画梁飞燕:唤醒画梁上燕子,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飞鸟,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听风听雨”与“流莺不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流莺和燕子的描写赋予它们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展现了人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窗:寓意宁静与孤独,象征内心的世界。
- 流莺: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 画梁:代表着诗人的思念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胜欲读书已懒”的意思是什么?
- A. 渴望读书但因病懒惰
- B. 喜欢读书但无暇顾及
- C. 渴望学习但无能为力
-
“过了春光太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期待
-
“流莺不肯入西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夸张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西江月(春晚)》的对比:前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