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白话文翻译:
月亮从柳城东边升起,微薄的云彩遮掩着月光又透出。朦胧的白辉环绕在苍茫的天空中,萧瑟的风带来一阵阵寒意。羌族的士兵在上郡放火焚烧,胡人的骑兵在云中狩猎。将军举起战旗,战士们在夜里拉响了弓弦。
注释:
- 柳城: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城市。
- 微云:形容天空中薄薄的云层。
- 苍茫:形容广阔而朦胧的样子。
- 羌兵:指羌族的士兵,古代居住在今西北地区的民族。
- 胡骑:指的是外族的骑兵,通常指北方或西方的游牧民族。
- 拥节:指将军手持军旗,准备指挥作战。
- 夜鸣弓:指战士夜间拉响弓弦的声音,暗示紧张的战斗气氛。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诗中,提到的“羌兵”和“胡骑”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边疆民族的冲突与战争。诗中用“月出”这一意象,象征着夜晚的来临,同时也隐喻着战争的紧迫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陵,字子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于五言诗和乐府诗,风格典雅,常以个人情感寄托历史和社会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虑和对士兵的关切。
诗歌鉴赏:
《关山月二》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战争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月出”引入,清冷的月光照耀着即将来临的战斗。接着,诗人描绘了微云掩映下的苍茫夜空,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又暗示了战事的紧迫。
“羌兵烧上郡”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战火的凶险,诗中对火焰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对家园被毁的惋惜。而“胡骑猎云中”则增添了敌军的神秘感,给人以威胁感。最后的“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更是将读者带入了即将爆发的战斗之中,令人心潮澎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战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士兵的敬意,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士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出柳城东”:描绘夜幕降临,月亮从东方升起,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 “微云掩复通”:云朵稀薄,虽然遮掩但又透出月光,象征着希望的隐现。
- “苍茫萦白晕”:夜空的朦胧美感,体现出一种辽阔与孤寂。
- “萧瑟带长风”:风声萧瑟,暗示着环境的冷清与战斗的紧迫感。
- “羌兵烧上郡”:描写战争的残酷,火光照亮夜空,令人感到不安。
- “胡骑猎云中”:敌军如同猎手,潜伏在云中,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 “将军拥节起”:将军准备出征,展现出英勇与决心。
- “战士夜鸣弓”:战士们拉响弓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猎云中”比喻敌军的潜伏,增加了神秘感。
- 对仗:如“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紧迫与自然的寂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士兵的敬仰,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孤独。
- 云:象征着战争中的不确定性。
- 火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毁灭。
- 风:象征着环境的冷清与战斗的紧迫感。
- 将军与战士:象征着国家的勇气与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出柳城东”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下午
- C. 夜晚
- D. 黄昏
-
“羌兵烧上郡”中的“郡”指的是?
- A. 一种动物
- B. 地方行政区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夜鸣弓”是指什么?
- A. 夜间放烟花
- B. 战士准备战斗
- C. 夜间钓鱼
- D. 夜间游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凉州词》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徐陵的《关山月二》都描绘了夜晚的场景,但李白的诗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而徐陵则更加强调战争的紧迫与悲壮,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徐陵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