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时间: 2025-01-06 07:22:04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白话文翻译:

曹操在楚泽迷失方向,汉朝的帝王从平城出发。
涿鹿的妖气已经平息,丹山的晴色变得明亮。
像烟一样的雾气渐渐加重,方才下的雨又显得轻盈。
如果不进入熊的预兆,宁愿思念那神秘的豹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曹公:指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 楚泽:指楚国的沼泽地区,常被认为是迷失的地方。
  •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
  • 涿鹿:传说中的战场,古代神话中妖气的来源。
  • 妖氛:妖邪的气息。
  • 丹山:指色彩鲜艳的山。
  • 霁色:雨后天晴的颜色。
  • 熊兆:古时认为熊出现是凶兆。
  • 玄豹:神秘的豹,代表一种灵动和智慧。

典故解析:

  • 曹公迷楚泽:曹操在历史上曾有迷失的经历,常引申为对权力和方向的追寻。
  • 涿鹿之战:指古代神话中,涿鹿是轩辕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地方,象征着胜利与妖邪的消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0年,擅长诗歌和文章,曾任官职,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为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借助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交织,展现出深邃的哲理。在首联中,李峤运用曹操与汉帝的对比,揭示了政治纷争和权力的迷失。接着,诗中描绘的涿鹿妖氛平息,象征着社会动荡的结束,丹山的晴色明亮,暗示希望的到来。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雾和雨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轻重相间的变化,既有人生的沉重感,也有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思与对自由灵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曹公和汉帝的比喻,交代了迷失与出发的主题。
  • 第二联通过涿鹿妖气的消散与丹山晴色的对比,反映了战乱后的宁静。
  • 第三联用“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展现自然现象,象征人生的复杂感受。
  • 最后一联则通过熊兆与玄豹情的对比,探讨了命运与选择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手法,如“妖氛静”和“霁色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烟与雨的变化象征人生的起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命运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曹公:象征迷失与追求。
  • 丹山:象征希望与美好。
  • 雾:象征复杂与不确定。
  • 熊兆与玄豹:分别代表命运的凶兆与神秘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曹公迷楚泽中的“楚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汉帝
    • C. 轩辕
    • D. 李峤
  2. 诗中提到的“丹山霁色明”意在表达什么?
    • A. 战争的结束
    • B. 自然的美好
    • C. 人生的希望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峤的《雾》更多地结合了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政治与自然交融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李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