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篱菊熙寒丛,竹枝不改茂。
白话文翻译
强劲的秋风吹拂着树林,鸣叫的雁群惊动了这个时节。
篱笆旁的菊花在寒冷的丛中熙熙攘攘,竹子的枝条依然茂盛如初。
注释
字词注释
- 劲风:强劲的风。
- 肃:表示肃穆、严肃的感觉。
- 鸣雁:飞雁叫声,象征秋天的来临。
- 惊时候:让人感觉到时节的变迁。
- 篱菊:篱笆边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花卉。
- 熙寒丛: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
- 竹枝不改茂:竹子的枝条依旧繁茂,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秋天的特征与人们对时节变换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泰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范泰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节前后,诗人通过描写秋风、雁鸣、菊花、竹枝等自然景象,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九月九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韧性。开头两句用“劲风”“鸣雁”描绘出秋天的气息,强劲的风使得树林显得肃穆,飞翔的雁群则象征着时节的转变,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接着,诗人通过“篱菊熙寒丛”和“竹枝不改茂”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菊花在寒冷中依然绽放的生机,以及竹子在季节变换中依旧保持繁茂的状态。这样的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秋天萧瑟的感慨,又有对生命顽强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劲风肃林阿:描写秋风凛冽,树林显得肃穆,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 鸣雁惊时候:雁鸣声响起,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唤起人们的思绪。
- 篱菊熙寒丛: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菊花依然生机盎然,展示了生命的韧性。
- 竹枝不改茂:竹子在秋冬季节依旧茂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例如“劲风”和“鸣雁”,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惊时候”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怀与对生命力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悟和对生命坚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劲风:象征着秋季的来临与变化。
- 鸣雁:秋天的代表,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篱菊:代表着秋天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 竹枝:寓意坚韧、长青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鸣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篱菊熙寒丛”中“熙”字的意思是? A. 生机勃勃
B. 寒冷
C. 凋零
D. 败落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愉悦
C. 感慨与赞美
D. 怀旧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范泰的作品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但范泰更强调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坚韧,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南北朝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