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白话文翻译
从洛阳到许昌,路途遥远。
曹公心忧国家,毫无私心。
减去丰盛的厨膳,
群臣都跟着愁眉苦脸。
虽然得到俸禄,却常常感到饥饿,
想到我在寒冷中苦苦挣扎,心中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巍巍:形容高大或雄伟的样子,这里指路途遥远。
- 曹公:指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 厨膳:指厨房和食物,指丰盛的饮食。
- 祁祁:形容愁苦或忧虑的样子。
- 俸禄:官员的薪水。
- 苦寒:寒冷的艰苦环境。
典故解析:
- 曹操常被视为忧国忧民的典范,诗中提到的“曹公”指的就是他。他在位时,时常关心国家的兴衰,表现出无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政治家,因其才华和直言不讳受到曹操的器重。其诗文风格典雅,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正是动乱时期。孔融目睹了国家的分崩离析以及民众的疾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曹操的钦佩,以及对自己困境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六言的格律,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全诗通过对曹操的描绘,反映了孔融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篇“从洛到许巍巍”便引入了历史的纵深,展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曹操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其“忧国无私”不仅表现了个人的忠诚与担当,更引发了作者对自己的反思——作为文士,面对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诗中“减去厨膳甘肥”一句,意指曹操不追求个人享乐,反而关注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群僚率从祁祁”则描绘出一幅群臣忧虑的画面,反映了在动荡时代,官员们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最后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在寒冷中所感受到的苦痛,揭示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洛到许巍巍:指出地理的距离,引发对国家的思考。
- 曹公忧国无私:赞美曹操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
- 减去厨膳甘肥:强调曹操舍弃个人享受,选择关心国家。
- 群僚率从祁祁:写出群臣的忧虑和悲伤,反映出动荡的社会气氛。
- 虽得俸禄常饥:即使有薪水,但仍感到生活困窘,表达了对权力的无奈。
- 念我苦寒心悲:直接抒发内心的悲伤,体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忧国无私”与“苦寒心悲”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比喻:用“厨膳甘肥”比喻个人享乐,反映出对国家的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讴歌了曹操的无私奉献,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生存困境的悲伤与无奈,传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象征着旧都,历史的沉重感。
- 许:指新兴的权力中心,代表着动荡与变迁。
- 曹公:体现忠诚与责任感的象征。
- 厨膳:代表个人享乐与国家事务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曹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曹操
- C) 孙权
-
诗中提到的“俸禄常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无奈
- C) 满足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 A) 个人情感
- B) 家国情怀
- C) 自然景色
答案:
- B) 曹操
- B) 无奈
- B) 家国情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短歌行》——曹操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短歌行》与《六言诗三首 其三》:两者均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社会现状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赋与汉诗研究》
- 《三国志》各类注释本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