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

时间: 2025-01-01 15:13:00

郭李分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李分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白话文翻译:

郭家与李家争斗,导致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迁都至长安后,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远望关东的风光,令人感到惋惜。心中常常幻想着曹公能够再度归来。

注释:

  • 郭李:指代郭氏和李氏两个家族,象征着权力斗争。
  • :指的是不幸或错误的事情。
  • 迁都:指将国家的都城迁移,这里特指汉朝迁都长安。
  • 关东:指的是黄河以东的地区,常常被视为故土。
  • 曹公:指的是曹操,他是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太尉。以其才华横溢和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词往往反映了个人的理想、历史的沧桑和对故国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汉末三国时期,正值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孔融因时局变迁而心生感慨,表达了对故乡与理想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六言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提到的郭李之争,暗示了当时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残酷,暗含着对家国破碎的惋惜。接着诗人表达了因迁都而产生的归属感缺失,长安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但却无法抹去他对关东的思念。最后一句“梦想曹公归来”则是对曹操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对过往盛世的追忆。整体上,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郭李分争为非:暗示权力斗争带来的不幸,体现社会动荡。
  2. 迁都长安思归:迁都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对变化的不适应。
  3. 瞻望关东可哀:远望故乡的景象,感到惋惜,表现难以忘怀的情感。
  4. 梦想曹公归来:渴望昔日英雄再现,表达对理想与正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郭李分争”“迁都长安”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郭李家族象征着权力之争,关东象征着作者的故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郭李:象征权力斗争,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长安:代表政治中心,体现权力的诱惑与孤独。
  • 关东:象征故乡,表达对传统与根的依恋。
  • 曹公:象征英雄人物,寄托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郭李分争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斗争?
    A. 家族争斗
    B. 政治斗争
    C. 商业竞争
    D. 文化争论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土
    B. 政治中心
    C. 战争
    D. 自然风光

  3. “梦想曹公归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英雄的怀念
    C. 对敌人的仇恨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乱世的感叹。
  • 《蜀道难》李白:体现对家国的忧思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孔融与杜甫的诗歌均反映了动荡时期的个人情感,但孔融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国家现实的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参考资料:

  • 《汉诗选》:收录汉代诗人的作品,提供对该时期诗歌的理解。
  • 《东汉文学史》:对东汉时期文学的发展和重要作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