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当涂李远》

时间: 2025-01-01 18:16:55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

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
我赋诗模仿了相如的风格,似乎又有陶渊明那种洒脱的情怀,云阳的烟月让我想起了我们曾经的好友情谊。
马车前的骏马因病而不能奔跑,而高高的架子上,鹰却闲适地飞翔,鸟儿也在高处自由翱翔。
往日我乐于清贫,随便饮水而不在乎别的,如今我却随波逐流,甘愿吃糟糠。
其实我不必再依赖于青山而居住,吟咏雪景、题写诗篇不过是徒劳之举。

注释:

  • 赋拟:模仿、仿作。
  • 相如:指的是西汉的辞赋家司马相如。
  • :指陶渊明,古代隐士,代表了田园诗的风格。
  • 云阳烟月:可能指的是云阳地区的风景,烟雾缭绕,月色朦胧。
  • :良马。
  • :劣马。
  • 餔糟:意为吃糟糠,形容生活贫困。
  • 青山:代指隐居的环境。
  • 咏雪题诗:吟咏雪景,题写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59年-833年),字子微,号月洲,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多个官职,以其诗歌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许浑晚年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怀念。此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浮沉,使得诗人产生了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许浑的《寄当涂李远》是一首感情真挚的诗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处境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相如与陶渊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与李远的情谊,意在强调他们之间的精神共鸣。接着,诗人以“车前骥病驽骀逸”描绘出一种对比,骏马因病而不能驰骋,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无奈。

“旧日乐贫能饮水”一句,透露了诗人对往昔简朴生活的怀念,显示出他对物质的超脱。而“他时随俗愿餔糟”则表明他在社会压力下的妥协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嘲。最后两句“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反思,他意识到单纯的咏雪题诗并不能真正解脱内心的困惑。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也反映了许浑自身的性格特征——追求清雅而不愿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赋拟相如诗似陶:诗人自认为自己的诗风与古代名家相似,表现出对文学的追求。
  2. 云阳烟月又同袍: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3. 车前骥病驽骀逸:通过马的状态反映自己的困境,骏马不能奔跑,暗示诗人无法施展才华。
  4. 架上鹰闲鸟雀高:对比高飞的鹰与雀鸟,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自由。
  5. 旧日乐贫能饮水:怀念过去的简朴生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6. 他时随俗愿餔糟:顺应社会潮流,愿意接受艰辛的生活。
  7. 不须倚向青山住:不再依赖自然的隐居生活,显得有些失落。
  8. 咏雪题诗用意劳:表达对吟咏与写作的质疑,感到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自身与古代名家相提并论,增强自我认同感。
  • 对比:通过“骥病”与“驽骀逸”的对比,强调生活的困境。
  • 象征:青山与雪景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云阳烟月:象征友谊与自然之美。
  • :象征才华与无能之间的对比。
  • 鸟雀:象征自由与束缚。
  • 青山: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 :象征纯洁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指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先秦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2. “旧日乐贫能饮水”句子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朋友
    b) 简朴生活
    c) 金钱
    d) 荣华

  3.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理想的生活环境
    c) 自然之美
    d) 诗意

答案

  1. b) 汉代
  2. b) 简朴生活
  3. b) 理想的生活环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终南山》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情感的共通性。
  • 王维的《终南山》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