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病寄诸公》 作者: 许浑
飞盖集兰堂,清歌递柏觞。
高城榆柳荫,虚阁芰荷香。
海月秋偏静,山风夜更凉。
自怜书万卷,扶病对萤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卧病在床,寄情于友人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兰堂中飞盖的聚会,清脆的歌声与柏树下的酒杯相递。高城的榆树和柳树荫影斑驳,虚阁中的芰荷散发着香气。海上明月在秋夜显得格外宁静,山间的凉风在夜晚愈发清凉。诗人自怜手边有万卷书籍,却只能在病中对着萤光独自消遣。
注释:
- 飞盖:指华丽的伞盖,常用于宴会场合。
- 兰堂:兰花装饰的厅堂,象征高雅的环境。
- 柏觞:柏树下的酒杯,象征饮酒作乐。
- 高城:指高耸的城墙。
- 榆柳荫:榆树和柳树的阴影,表现夏日的阴凉。
- 虚阁:空旷的阁楼。
- 芰荷香:芰荷的香气,象征自然之美。
- 扶病:扶着身体,与病魔相抗。
- 萤光:萤火虫的光辉,暗示孤独与清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字士安,号渔隐,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2年,卒于918年。他一生游历四方,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许浑生病期间,尽管卧病在床,他仍关心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卧病寄诸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生病期间向朋友寄托心声,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个人的孤独。诗的开篇以“飞盖集兰堂”引入,描绘出一个优雅的聚会场景,虽然他身处病榻,却通过文字渴望参与其中。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高城榆柳荫”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惬意,这种环境对比诗人病中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
后半部分“海月秋偏静,山风夜更凉”传达出一种秋夜的清冷与宁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在病中,他只能与书籍为伴,面对萤光,这既是对自己境遇的自怜,也是对知识和友谊的渴望。整首诗在优雅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盖集兰堂”:宴会中华美的伞盖在兰花装饰的大厅聚集,展示出繁华的场面。
- “清歌递柏觞”:清脆的歌声在喝酒时相互传递,生动描绘了聚会的欢乐气氛。
- “高城榆柳荫”:高城的榆树和柳树提供的阴凉,描绘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 “虚阁芰荷香”:空旷的阁楼里飘散着芰荷的芬芳,自然的美景令人陶醉。
- “海月秋偏静”:海上的明月在秋夜显得格外宁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感觉。
- “山风夜更凉”:夜晚的山风愈发清凉,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寒意。
- “自怜书万卷”:自怜有万卷书籍相伴,却在病中无奈。
- “扶病对萤光”:扶着病体,独自面对萤火虫的微弱光芒,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飞盖集兰堂,清歌递柏觞”,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自然景物比喻诗人的心境,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扶病”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病中产生的孤独感。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友人的聚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交往的对比。
意象分析:
- 飞盖:象征欢乐、聚会的场景。
- 清歌:代表友好的交流与欢愉。
- 榆柳荫:象征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 芰荷香:寓意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海月:象征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 萤光:象征微弱的希望与孤独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盖集兰堂”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A. 聚会
B. 书房
C. 花园 -
诗人病中自怜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朋友
B. 无法参与聚会
C. 书太多 -
“海月秋偏静”中的“海月”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友谊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中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强调家国情怀,而许浑的诗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