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全节庙
作者: 黄佐 〔明代〕
极目胡尘暗帝畿,
楼船南去逐斜晖。
已无虎帐鸣金柝,
秖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
苍梧终日见云飞。
贞魂若化吴宫燕,
应是年年一度归。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胡人的尘埃笼罩着帝都,南行的楼船追逐着斜阳的余晖。早已没有了虎帐中鸣响的金属警钟,只有龙潭深渊埋葬着宝贵的衣物。精卫鸟何时能够填满大海?苍梧山上整日可以看到云彩飞翔。如果贞魂化为吴宫的燕子,想必每年都会回归一次。
注释
字词注释
- 极目:放眼远望。
- 胡尘:指胡人(外族)的尘土,暗指战乱或外敌入侵的景象。
- 楼船:古代的一种大型船只,常用于水战或运输。
- 虎帐:指军营或营帐,象征战斗和守卫。
- 鸣金柝:指军中警报声,金柝是击打的工具。
- 龙潭:传说中埋藏宝物的地方。
- 精卫:传说中的小鸟,常常用来填海,象征执着与无奈。
-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山,常与云彩联系。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源于《山海经》,讲述了精卫鸟为了填满大海而不停地衔石,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贞魂:贞节的灵魂,指的是忠贞不渝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佐,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和对历史的反思为主。他的诗风沉郁,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全节庙》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全节庙》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追忆。开篇“极目胡尘暗帝畿”,以宽广的视野揭示了外敌入侵的严峻现实,体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沉重感受。接下来的“楼船南去逐斜晖”则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给人一种急促流动的感觉,映衬出社会动荡不安。
而“已无虎帐鸣金柝,秖有龙潭葬宝衣”,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从繁华到破败的落差,暗含对往日荣华的怀念。后面“精卫何时填海满”则引发对无奈与坚持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仿佛在告诫人们,尽管岁月流逝,心中的归属感与情感依然存在。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切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极目胡尘暗帝畿:诗人放眼远望,看到胡人的尘土遮蔽了皇城,暗示着国破家亡的景象。
- 楼船南去逐斜晖:楼船驶向南方,追逐着余晖,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 已无虎帐鸣金柝:军营中的警报声已不再,表现出战乱的结束,反映了失去安全感的无奈。
- 秖有龙潭葬宝衣:只有龙潭埋藏着遗忘的宝物,暗指过去的辉煌已成历史。
- 精卫何时填海满:精卫鸟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苍梧终日见云飞:苍梧山上,云彩飞舞,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贞魂若化吴宫燕:贞节之魂若化为吴宫的燕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应是年年一度归:每年都会回归,寄托着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已无虎帐鸣金柝”与“秖有龙潭葬宝衣”的对比,突显历史的沉重与无奈。
- 拟人:如“精卫何时填海满”,赋予鸟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 象征:诗中的意象,如“精卫”、“苍梧”等,象征着坚韧、思乡等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尘:象征外敌入侵,暗示国家动荡。
- 楼船:象征战争与流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精卫:象征执着与理想,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龙潭:象征失落的财富与历史的沧桑。
- 苍梧:象征自由与归属,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A. 战乱的景象
B. 自然现象
C. 人物名称
D. 地名 -
“精卫何时填海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与无奈
B. 快乐与放松
C. 愤怒与抗争
D. 安宁与满足 -
“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中的“吴宫燕”象征着什么?
A. 归属与思念
B. 战斗与胜利
C. 自由与放逐
D. 财富与荣华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虑,但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关系。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