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树啼鸦春又归,
雨晴山径溅香泥。
杨花不似离情薄,
犹趁东风逐马蹄。
白话文翻译:
春天又回来了,绿树上乌鸦在啼叫;
雨后天晴,山间小路溅起了香甜的泥土。
杨花的飘落并不像离别的情感那么轻薄,
它依然随着东风,追逐着奔跑的马蹄。
注释:
- 啼鸦:啼叫的乌鸦,代表春天的气息。
- 香泥:雨后泥土的芳香,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杨花:指杨柳的花,常在春季随风飘扬。
- 逐马蹄:追随马蹄,表现出杨花的活力与生动。
典故解析:
“杨花”常常用来比喻春天的轻盈和离别的愁绪。在古代诗词中,杨花的飘洒与离愁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炳,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关注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离愁别绪,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写绿树与乌鸦,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紧接着又通过“雨晴山径溅香泥”展现了春雨过后的清新与生动。这里的“香泥”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离愁的主题,“杨花不似离情薄”一句,表达了杨花的飘落并不如人间离别的情感那般轻薄,反而更显得厚重与深切。最后一句“犹趁东风逐马蹄”,则赋予了杨花以生命力,仿佛在追逐着自由与希望,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形成了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交织,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树啼鸦春又归:绿树和乌鸦的声音象征春天的复苏。
- 雨晴山径溅香泥:雨后的泥土散发出香气,体现出春的生机。
- 杨花不似离情薄:杨花的飘落与离别的情感对比,强调离愁的厚重。
- 犹趁东风逐马蹄:杨花追随东风,象征着对自由与希望的追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离情,增添情感的深度。
- 拟人:杨花“趁东风”,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力,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情与对人情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绿树:象征生命与春天的到来。
- 啼鸦:乌鸦的叫声,传递了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 香泥:雨后泥土的芳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希望。
- 杨花:象征离别与轻盈的情感,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东风:代表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啼鸦”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乌鸦
C. 麻雀 -
“雨晴山径溅香泥”中的“香泥”象征什么?
A. 离别的情感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
诗中“杨花不似离情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离别的痛苦
B. 春天的快乐
C. 希望与自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虽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刘炳的诗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王之涣则着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炳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