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时间: 2025-01-19 21:54:18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陈羽〔唐代〕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秋夜,我在镜湖边仰望月亮,湖面平静,月光的色彩显得深邃。
圆圆的月光像珠子一样洒落在水边,浮动的光影把停在树上的喜鹊都惊动了。
微微的波动让光影变得碎散,月亮的影子却仍然不沉入水中。
远处的岸边有曲折的形状,空旷的地方水波轻轻荡漾着。
月亮渐渐圆满,孤独的明亮的光辉并没有受到侵扰。
如果桂树的枝条可以折下来,何必在这夜晚中不惜登高望远呢?

注释:

  • 镜里:指镜湖,湖面如镜,映照着月光。
  • 秋宵:秋天的夜晚。
  • 圆光:指圆月的光辉。
  • 珠入浦:形容月光如珠子般洒落在岸边。
  • 浮照:浮动的光影照耀。
  • :喜鹊,一种鸟类。
  • 澹动:微微的波动。
  • 婵娟:指月亮的美丽的影子。
  • 轮初满:指月亮刚满。
  • 孤明魄:指明亮的月光。
  • 桂枝:指桂树的枝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诗作以清新、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秋夜,诗人站在镜湖边,借助月光和湖面的倒影,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中秋夜临镜湖望月》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月光和湖面的描写,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淡淡的忧伤。诗中用“镜”字引出湖面如镜的意象,显得清澈而宁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描写月亮时,使用了“圆光珠入浦”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月光如珠子般洒落在湖边,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同时,诗中提到的“浮照鹊惊林”,则通过生动的动词“惊”,表现出自然界的灵动与活力,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上不断交替,既有空间的广阔,也有时间的流动。结尾的“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则点明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镜里秋宵望:在秋夜的镜湖边仰望。
  • 湖平月彩深:湖面平静,月光显得深邃。
  • 圆光珠入浦:月光如珠般洒落在水边。
  • 浮照鹊惊林:光影照耀,惊动了树上的喜鹊。
  • 澹动光还碎:微波荡漾,光影变得零散。
  • 婵娟影不沉:月亮的影子依然不沉入水中。
  • 远时生岸曲:远处的岸边有曲折的形状。
  • 空处落波心:空旷的地方,水波轻轻荡漾。
  • 迥彻轮初满:月亮渐渐圆满,光辉明亮。
  • 孤明魄未侵:明亮的光辉没有受到打扰。
  • 桂枝如可折:如果桂树的枝条可以折下来,
  • 何惜夜登临:何必在这夜晚不惜登高望远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圆光珠入浦”,将月光比作珠子,形象生动。
  • 拟人:如“浮照鹊惊林”,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层层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美景的赞美,借月光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湖面:象征着宁静与反思。
  • 桂树:象征着美好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镜湖”指的是什么?

    • A. 一面镜子
    • B. 一座湖
    • C. 一片海洋
  2. “圆光珠入浦”中的“珠”比喻指什么?

    • A. 水珠
    • B. 月光
    • C. 星星
  3. 诗中“桂枝如可折”的意思是什么?

    • A. 桂树可以折断
    • B. 桂树的枝条很美
    • C. 想要摘桂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羽的《中秋夜临镜湖望月》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李白更强调思乡之情,而陈羽则侧重于景色的描绘与哲思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