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提举山宫梅》
时间: 2024-09-19 21:4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李提举山宫梅
作者:曹勋 〔宋代〕
客中乍喜暄风回,
徐行东郭嘉惟梅。
萧萧千竿缭秀色,
粲粲万玉明芳蕤。
海山飞仙堕萼绿,
珠珰缟袂令人疑。
须臾四山下倒景,
华姿照眼无纤疵。
主人才气世所知,
意谓澹坐徒尔为。
杯槃错落光陆离,
与客揖此玉一围。
锵然韵语压邹枚,
清思彻骨歌无归。
它时尚容嗣此赏,
冠巾乱插无迎随。
白话文翻译:
在客居之地,忽然感受到春风的温暖,慢慢地走向东边的郭门,只见那梅花独自盛开。千枝梅花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格外秀丽,万颗梅花如玉般璀璨,香气四溢。海山上的飞仙似乎在绿萼中洒下花瓣,珠佩和白衣让人难以分辨。片刻之间,四周的山影在水中倒映,华丽的姿态映入眼帘,毫无瑕疵。主人的才气在世上早已被人知晓,他却只想淡然坐着,不求虚名。杯盘错落,光影斑斓,与客人一起敬酒,犹如围坐在这玉色的美景中。清脆的音韵压过了竹笋的声音,清晰的思绪如歌声般直透骨髓,没有归宿。将来还有机会再赏梅花,纵使冠巾乱插也无人来迎接。
注释:
- 客中:在异乡客居。
- 乍:突然,忽然。
- 暄风:温暖的春风。
- 徐行:缓慢地走。
- 萧萧:形容风声或梅花摇曳的样子。
- 粲粲:光彩照人的样子。
- 珠珰:珠子和耳环,形容装饰美。
- 须臾:片刻,短时间。
- 杯槃:酒杯和盘子,指饮食。
- 锵然:清脆的声音。
- 清思:清澈的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是曹勋在春日游历梅花时写成,受李提举邀请,借梅花之美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和李提举山宫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悦。诗的开头,诗人以“乍喜暄风回”引入,瞬间的春意让人感到惊喜,接着描绘梅花的千姿百态,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生机。在对梅花的细致描写中,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海山飞仙的奇妙景象,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更通过描写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交流,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以“主人才气世所知,意谓澹坐徒尔为”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漠然,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春日下梅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中乍喜暄风回:在异乡,突然感受到春风的温暖。
- 徐行东郭嘉惟梅:缓步走向东边的郭门,只见梅花盛开。
- 萧萧千竿缭秀色:千枝梅花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秀丽。
- 粲粲万玉明芳蕤:万颗梅花如玉般璀璨,香气四溢。
- 海山飞仙堕萼绿:海边的山上,飞仙似乎洒下花瓣。
- 珠珰缟袂令人疑:珠佩和白衣让人难以辨识。
- 须臾四山下倒景:片刻之间,四周的山影在水中倒映。
- 华姿照眼无纤疵:华丽的姿态映入眼帘,毫无瑕疵。
- 主人才气世所知:主人的才华在世上早已被人知晓。
- 意谓澹坐徒尔为:他却只想淡然坐着,不求虚名。
- 杯槃错落光陆离:酒杯和盘子错落,光影斑斓。
- 与客揖此玉一围:与客人一起敬酒,犹如围坐在美景中。
- 锵然韵语压邹枚:清脆的音韵压过竹笋的声音。
- 清思彻骨歌无归:清晰的思绪如歌声般直透骨髓。
- 它时尚容嗣此赏:将来还有机会再赏梅花。
- 冠巾乱插无迎随:纵使冠巾乱插也无人来迎接。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比作玉,形容其美丽。
- 拟人:海山飞仙似乎洒下花瓣,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动作。
- 对仗:如“杯槃错落光陆离”与“与客揖此玉一围”的对称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展现了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春风:象征新生与希望,传达温暖的情感。
- 海山: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乍喜暄风回”意为: A. 突然感受到春风的温暖
B. 冬天的寒风回归
C. 感到心情愉悦 -
“杯槃错落光陆离”的意思是: A. 酒杯和盘子错落,光影斑斓
B. 酒杯堆放整齐,光线明亮
C. 杯子和盘子都很简单 -
诗中对梅花的描写最能体现什么? A. 梅花的凋零
B. 梅花的美丽与生机
C. 梅花的香气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梅花》 - 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题材,但侧重于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不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