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

时间: 2025-01-01 16:27:39

江上烟消汉水清,王师大破绿林兵。

干戈用尽人成血,韩信空传壮士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烟消汉水清,
王师大破绿林兵。
干戈用尽人成血,
韩信空传壮士名。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的烟雾散去,汉水清澈见底;
王师大破绿林贼兵。
战斗已经结束,血流成河,
而韩信的壮士名声却留传于世。

注释:

  • 江上:指江面。
  • 烟消:烟雾消散。
  • 汉水:古代指汉江,流经今湖北、陕西等地。
  • 王师:王朝的军队,这里特指汉朝的军队。
  • 绿林兵:指起义反抗统治的绿林军。
  • 干戈:指战争和武器。
  • 人血:指战争中流下的鲜血。
  • 韩信:汉初名将,以智勇著称,历史上有“平定叛乱”之功。

典故解析:

  • 绿林军:指汉初反抗暴政的起义军,王莽统治时期的民间武装。
  • 韩信:汉初著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及对汉朝的贡献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血腥和对英雄人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无奈。首句“江上烟消汉水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衬了战争的结束,而清澈的汉水象征着和平的回归。接着,诗人提到“王师大破绿林兵”,强调了王朝军队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干戈用尽人成血”,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最后一句“韩信空传壮士名”则带有一种对英雄的惋惜,尽管韩信的名声流传百世,但在无尽的战争中,真正的代价是无辜的生命。整首诗在对战争的抨击中,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烟消汉水清: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江面烟雾消散,水清澈透明的宁静场景,象征和平的到来。
  2. 王师大破绿林兵:王朝的军队成功打败了起义的绿林军,彰显了统治者的强大。
  3. 干戈用尽人成血:战争的残酷,人民在战斗中流血牺牲,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4. 韩信空传壮士名:虽然韩信的名声被后人所铭记,但无数人的牺牲却被遗忘,反映了英雄和普通人在历史中的不同命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上烟消”和“汉水清”,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 比喻:将战争称为“干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
  • 排比:通过对战争结果的描述,形成紧凑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战争的回顾,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英雄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战争带来的混乱与痛苦。
  • 汉水:象征和平与清澈。
  • 干戈:战争的象征,表现了社会动荡。
  • 人血:象征生命的流逝,战争带来的无辜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的残酷
    c) 英雄的伟大
    d) 自然的美丽

  2. “王师大破绿林兵”中,“王师”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军队? a) 隋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 韩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勇气
    b) 胜利
    c) 孤独与遗忘
    d) 财富

答案:

  1. b) 战争的残酷
  2. b) 汉朝
  3. c) 孤独与遗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羽的《旅次沔阳》都涉及了战争与英雄的主题,但李白更多地表现了豪情壮志,而陈羽则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