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4-09-19 21:46:3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令一日赋山火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
思轧不属,白从旁缀其下句,
令惭止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白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
令赋诗云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
令复苦吟,白辄应声继之举袖露条脱,
招我饭胡麻。见二老堂诗话。
白话文翻译:
火焰随着红日而去,烟雾追逐着暮云飞散。
有一天我写了一首关于山火的诗,提到野火烧过山后,人们归去,却不再回头看那火焰。
我思绪万千,旁边有人接下我的句子,
让我感到惭愧的是,绿鬓随波而散,红颜也随着浪潮而逝。
为何会遇见伍相,想必是应景的秋天。
我看见水上涨,有位女子在江边溺亡,
我写下诗句“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儿在她的眉上窥视,鱼儿在她口旁玩耍。
我再次苦吟,白又应声接着说,
我举袖露出手指,招呼我吃胡麻。 见于二老堂的诗话。
注释:
- 逐:追逐,跟随。
- 赋:作诗、写作。
- 倚岸:依靠在岸边。
- 翠:形容鸟类的羽毛颜色,通常指绿色。
- 珠:此处指鱼的嘴巴。
典故解析:
- 伍相:与伍子胥有关,可能暗指历史人物或故事,体现诗中对历史的反思。
- 二八:指的是年纪在十六、十七岁左右的女子,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年轻女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奔放,豪放不羁,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对自然的观察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李白的《句》在形式上以简洁的句子和生动的描绘构成,通过火焰、烟雾与江水的流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歌开头的“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塑造了一种动感的画面,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引入了野火与人归的意象,借此表达对人情冷暖及归宿感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李白通过“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将个人的惆怅与美好年华的逝去结合起来,表现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随后提到的女子溺亡,暗示了人生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常,而“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悲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李白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描绘火焰与烟雾随日落而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令一日赋山火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表达对人们对火焰的无情与冷漠。
- 思轧不属:表达诗人心中思绪纷乱。
- 白从旁缀其下句:暗示与他人互动,诗句的接续。
- 令惭止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感叹青春与美丽的消逝。
- 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引入历史人物,暗示命运的巧合与无常。
- 白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通过悲剧故事引出情感的深度。
-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生动描绘自然与生命的细节。
- 令复苦吟,白辄应声继之举袖露条脱:表现诗人继续吟唱的情景。
- 招我饭胡麻:呈现生活的琐碎与亲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颜逐浪无”,将美丽比作浪潮,表现其转瞬即逝的特质。
- 拟人:如“鸟窥眉上翠”,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工整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生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易逝与人生的无常,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焰:象征激情与短暂的生命。
- 江水:象征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女子:象征青春与美丽,亦是命运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二八”指的是多大的女子? A. 十岁
B. 十六、十七岁
C. 二十岁
D. 三十岁 -
诗中“焰随红日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生气
D. 厌倦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注重个体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两者都通过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