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时间: 2025-01-01 12:02:18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白话文翻译:

曾经分别如同梦境一般,今天涯海角忽然重逢。洞庭湖的秋月破碎,举杯畅饮,消解心中的忧愁。赠送给你一把剑,上面刻有玉字,象征延平的两条蛟龙。送别你时心中感慨无尽,写下这封信在雁回峰寄去。

注释:

  • 昔别:以前的分别,指与友人的离别。
  • 若梦中:像梦一样,形容分别时的恍惚。
  • 天涯:天边,形容距离遥远。
  • 洞庭:指洞庭湖,是古代著名的湖泊,以其美景著称。
  • 纵酒:尽情喝酒,放开心情。
  • 赠剑:赠送的剑,象征友情与勇气。
  • 刻玉字:在剑上刻上美好的字句,象征珍贵的友情。
  • 延平:地名,指延平郡,历史上与水域有关。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力量与威严。
  • 不尽意:无法表达心中所有的情感。
  • 雁回峰:指雁回峰,寄托情意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洞庭”与“蛟龙”都与中国古代文化密切相关。洞庭湖被誉为“八百里洞庭”,其美丽的景色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蛟龙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象征着勇气和力量。李白在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诗以豪放、奔放和清新著称,题材多样,涉及山水、抒怀、饮酒等。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白与吕使君重逢之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是一首充满感伤与豪情的送别诗。李白以“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珍贵。诗人在重逢之际,虽然欢愉,但心中却隐隐有别离的忧虑。随后,他描绘了洞庭湖的秋月,象征着宁静与清冷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纵酒开愁容”一句,展示了李白豪放的性格,借助酒来释怀愁苦,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不羁。接着赠剑刻玉字,象征着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这里的“剑”不仅是友情的象征,更是对未来的勇气与决心的寄托。

最后一句“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中,李白用“书及”二字表现出他对吕使君的深情厚谊,虽言辞简练,却寄托了无尽的情感。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流转,充分展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别若梦中:强调离别的恍惚,时间的无常。
  2. 天涯忽相逢:重逢的惊喜与距离的遥远形成对比。
  3. 洞庭破秋月:描绘湖面秋夜的美景,寓意内心的孤寂。
  4. 纵酒开愁容:通过饮酒来消愁,展示豪放性格。
  5. 赠剑刻玉字:象征友情的礼物,表达良好祝愿。
  6. 延平两蛟龙:用蛟龙象征勇气,寓意对未来的期待。
  7. 送君不尽意:表达送别时的情感复杂与深厚。
  8. 书及雁回峰:用书信寄托情思,寄送给远方的友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形成工整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友情比作剑与龙,形象生动,富有深意。
  • 意象:洞庭湖、秋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深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离别的主题,通过对重逢的感慨和送别的惜别,展现了李白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不仅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祝福,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又细腻深情的个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象征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无常。
  • 秋月:代表孤寂与思念。
  • :象征忠诚与勇气。
  • 蛟龙:象征力量与尊严。
  • 雁回峰:寄托情感与思念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称之为“诗仙”,他与哪位友人重逢? A. 杜甫
    B. 吕使君
    C. 王维
    D. 白居易

  2. “纵酒开愁容”中的“纵酒”意为: A. 纵情饮酒
    B. 酒的种类
    C. 酒的价格
    D. 酒的品牌

  3. 本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爱情
    B. 友情与离别
    C. 家国情怀
    D. 怀才不遇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汪伦》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赠汪伦》与《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后者则通过景物描写与意象渲染,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白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