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时间: 2024-12-29 18:3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公古仙伯,不乐云间游。
骑骡穴山腹,洞天开清秋。
空青凝丹室,积翠结石楼。
玉女跪而化,银浆冷不流。
芝田水精盐,华屋珊瑚钩。
神界杳莫测,鬼工信难侔。
势轻壶公壶,量狭禹九州。
绕出具区底,仰出昆仑丘。
烟然一束缊,吾欲穷其幽。
白话文翻译
张公是位古代的仙人,不乐于云间游荡。
他骑着骡子,进入山中洞穴,洞天在清秋中打开。
空旷的青色凝聚成丹室,翠绿的植物围绕着石楼。
玉女跪在那儿化成仙女,银色的液体冷却不流动。
芝田里的水、精华和盐,华丽的房屋用珊瑚装饰。
神界深不可测,鬼工的技艺实在难以比拟。
力量轻如壶,量度狭小如禹的九州。
我从具区的底部绕出,仰望昆仑的高丘。
烟雾缭绕,我希望能穷尽这幽深之地。
注释
- 张公:传说中的仙人,常被视为隐士或道家人物。
- 云间游:指在云间游览,象征着不受世俗拘束的自由生活。
- 骑骡:骑着骡子,骡子象征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空青:指清澈的蓝色或空灵的青色,形容洞内的色彩。
- 丹室:道教中的炼丹室,象征着修道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 玉女: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芝田:传说中长有灵芝的土地,象征着长生与富饶。
- 神界:神仙的世界,难以捉摸。
- 鬼工:鬼神的工艺或技艺,指非常高超的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治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道教思想,常以山水、隐士生活为题材,展现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热爱。
创作背景
《张公洞》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张公洞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羡慕。
诗歌鉴赏
《张公洞》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张公仙人,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洞中的景象,如“空青凝丹室,积翠结石楼”,通过清秋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诗人将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玉女跪而化,银浆冷不流”等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展现了道教中神仙的形象和自然的和谐美。诗中还提到“神界杳莫测,鬼工信难侔”,表达了对神秘世界的敬畏和对人类技艺的自省,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道教文化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公古仙伯,不乐云间游。
介绍张公的身份,表明他不喜欢在浮云中游荡,暗示他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自由。 -
骑骡穴山腹,洞天开清秋。
描绘他骑着骡子,进入深山的洞穴中,洞天在清秋之际打开,显示出幽静的场景。 -
空青凝丹室,积翠结石楼。
这里的“空青”和“积翠”描绘了洞内的美丽景象,象征着道教的炼丹文化。 -
玉女跪而化,银浆冷不流。
玉女化成仙女,银浆象征着神秘的力量,却又在此刻冷却不流动,暗示着静谧的状态。 -
芝田水精盐,华屋珊瑚钩。
通过描绘神仙的食物和居所,增强了仙境的超凡脱俗感。 -
神界杳莫测,鬼工信难侔。
表达神秘的神界让人难以捉摸,鬼工的技艺难以匹敌,反映出对技艺和神秘的思考。 -
势轻壶公壶,量狭禹九州。
通过对比壶的轻盈与九州的广大,引发对力量与量度的思考。 -
绕出具区底,仰出昆仑丘。
描述从具区底部走出,仰望昆仑山,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 -
烟然一束缊,吾欲穷其幽。
诗人在烟雾缭绕中希望能够探索洞中的幽深,体现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女跪而化”,将玉女与仙女相联系,增添了神秘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得诗意更加和谐。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如“银浆冷不流”,增强诗的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神秘世界的向往与敬仰,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公:象征道教文化的代表。
- 洞天:代表理想的隐逸场所。
- 玉女:象征美好和纯洁。
- 芝田:象征长生和富饶。
- 昆仑丘:象征高远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公在诗中被描绘为何种人物?
A. 隐士
B. 仙人
C. 农夫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玉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美好与纯洁
D. 知识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神秘世界的敬畏?
A. 势轻壶公壶
B. 神界杳莫测
C. 骑骡穴山腹
D. 玉女跪而化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表现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结合。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
诗词对比
- 《张公洞》与《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但《张公洞》更侧重于道教文化,而《庐山谣》则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