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天竺寺门》
时间: 2024-12-29 18:26: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隐天竺寺门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画栋朱檐暴虎蹲,
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
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
佛心佛法与谁论。
风埃几换行人鬓,
博士元公扁却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门前景象:红色的屋檐如猛虎般伫立,周围的钟声在青翠的树影中穿梭,遮掩了早晨和黄昏的变化。往来的人们所得的不过是些许衣衫,觉悟又何曾有两道门可以通向?山中的鸟儿和花朵自会自在地生活,而佛心和佛法又能与谁讨论呢?风尘几番变换,行人的鬓发已然斑白,但博士元公的扁舟却依然存在。
注释:
- 画栋朱檐:形容寺庙的建筑风格,朱红色的屋檐。
- 暴虎蹲:比喻建筑雄伟,如猛虎般矗立。
- 乱钟穿翠:钟声在青翠树影中穿行,描绘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 无多衲:指所得到的僧衣,表达出世俗的得失感。
- 觉悟何曾有二门:觉悟之道并没有许多选择,暗示通往真理的路并不复杂。
- 风埃几换行人鬓:风尘变换了行人的容颜,暗示岁月的流逝。
- 博士元公扁却存:博士元公是指古代的学者,扁舟象征着他们的学识和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亨,生活在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和禅宗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灵隐寺,灵隐寺是著名的古刹,诗人在此游览,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启发,表达了对人生、觉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灵隐天竺寺门》是一首兼具形象描绘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董嗣杲以灵隐寺的宏伟建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象。在诗的开头,通过“画栋朱檐暴虎蹲”与“乱钟穿翠掩朝昏”,展现出寺庙的壮丽与钟声的悠远,构建出一种具有神秘感的环境。这里的“暴虎”不仅是对建筑的形象化描写,也暗含了对佛教教义的尊重。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人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俗得失的无奈与对真理的追求。“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一句,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迷失方向,虽然看似有许多选择,实际上通往觉悟的道路却是单一而清晰的。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哲思,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无常,行人鬓发的变化与博士元公的扁舟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知识和智慧的恒久,尽管容颜会随岁月而老去。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充满了禅意,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栋朱檐暴虎蹲:描绘寺庙的红色屋檐,如同猛虎般矗立,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 乱钟穿翠掩朝昏:钟声在树影间穿行,早晚的光影交错,充满动感。
- 去来所得无多衲:往来的旅人所得到的东西寥寥无几,体现出人生的无常。
- 觉悟何曾有二门:觉悟的道路并不复杂,暗示了禅宗的思想。
- 山鸟山花应自若:自然中的生灵自有其规律,表达出自然的和谐。
- 佛心佛法与谁论:佛教的智慧与法理,似乎无人可以讨论,强调了其深邃。
- 风埃几换行人鬓:时间的流逝使得行人的容颜改变,反映了人生的变迁。
- 博士元公扁却存:博士的知识与智慧依然存在,暗示学问的持久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暴虎蹲”,将建筑比作猛虎,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山鸟山花”,构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风埃几换行人鬓”,赋予风尘以人的特征,强调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觉悟的道路,表达了对自然与佛法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画栋朱檐: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美丽。
- 暴虎蹲:隐喻力量与威严,可能与佛教的庄重有关。
- 乱钟穿翠: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山鸟山花:代表自然生命的自由与宁静。
- 博士元公扁:象征知识的持续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暴虎蹲”比喻的是什么?
- A. 宗教的威严
- B. 建筑的雄伟
- C.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去来所得无多衲”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得失
- B. 自然的变化
- C. 知识的积累
-
诗中“风埃几换行人鬓”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 A. 时光流逝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生的快乐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注重山水的静谧,而《灵隐天竺寺门》则结合了人文思想与哲理,展现出深邃的禅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