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时间: 2025-01-05 11:33:45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

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白居易 〔唐代〕
妓筵今夜别姑苏,
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
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
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
归来休染白髭须。

白话文翻译:

今夜在妓女的宴席上与姑苏道别,
明天客船将驶向镜湖。
不要划着小船去寻找范蠡,
不如跟随五马去寻觅罗敷。
兰亭的月亮破碎了,还能再回来吗?
娃馆的秋凉却已经到来。
我希望能和使君做个老伴,
等你归来时,不要染上白须。

注释:

  • 妓筵:妓女聚会的宴席。
  • 姑苏:古代苏州的别称。
  • 客棹:客船的桨。
  • 范蠡:春秋时期的范蠡,因帮助越王勾践复国而闻名。
  • 罗敷: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源自《白头吟》。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因他在此举办过盛大的文人雅集而著名。
  • 娃馆:指妓院。
  • 使君:对周判官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擅长叙事和抒情,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任职时,与周判官有交情,诗中以妓女的口吻表达对周判官的惜别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情与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歌。诗人通过妓女的视角,表达了对周判官的依依不舍。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即将分离的场景,后四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感慨。

首句“妓筵今夜别姑苏”开篇点题,直接引入离别的情境,流露出一种轻松却又带有悲伤的气氛。接着“客棹明朝向镜湖”描绘了明天的旅程,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暗示离别的无奈与即将到来的孤独。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范蠡和罗敷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对恩爱夫妻,诗人在这里借古喻今,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后四句则转入更加深刻的反思。“兰亭月破能回否”让人思考过往的美好是否能够重现,体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而“娃馆秋凉却到无”则暗示了妓馆的冷清与孤寂。

最后两句“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则是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对周判官的深厚情谊,期盼他能够长久陪伴,甚至对老年的憧憬。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近人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妓筵今夜别姑苏”:妓女在宴会上告别姑苏,展现离别的情景。
    • “客棹明朝向镜湖”:明日将乘客船驶向镜湖,暗示即将离去。
    • “莫泛扁舟寻范蠡”:劝告不要去寻找历史上理想的爱情。
    • “且随五马觅罗敷”:与其追寻不如享受当下的情感。
    • “兰亭月破能回否”:怀念往昔之美,感叹难以重现。
    • “娃馆秋凉却到无”:妓院的秋凉,暗含孤独。
    • “好与使君为老伴”:希望与周判官共度余生。
    • “归来休染白髭须”:期待他归来时不变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妓筵”与“客棹”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典故如“范蠡”和“罗敷”比喻理想爱情,富有文化内涵。
    • 意象:月亮、秋凉等意象,渲染了诗的情感氛围。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妓女的视角,表达了对周判官的珍惜与依恋,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妓筵:象征着欢愉与短暂的快乐。
  • 镜湖:象征着理想与美好,暗示追求的目标。
  • 范蠡与罗敷:象征着理想爱情的典范。
  • 兰亭月:象征过去的美好与追忆。
  • 秋凉:象征孤独与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客棹”指的是什么?

    • A. 客船的桨
    • B. 一种乐器
    • C. 船的名字
  2. “莫泛扁舟寻范蠡”中“范蠡”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理想的爱情
    • C. 一位历史人物
  3. “好与使君为老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想要离开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诗风有所不同,白居易更倾向于平易近人,关注人情世故,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个性表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