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白话文翻译:
在八年的三月的最后一天,山上的梨花开满了枝头。
在龙门水西的寺庙里,夜晚我与远公约定相见。
我们静坐相对,低声细语,谁又能知道呢?
在前后交接的瞬间,心中再无一丝念头。
注释:
- 八年:指的是白居易的某个特定的年份,时间跨度为八年。
- 三月晦:三月的最后一天。
- 山梨花:指山上的梨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龙门水西寺:地名,西寺在龙门附近,是一个著名的寺庙。
- 密语:低声细语,表达亲密的交流。
- 一念不生:表示心中无念,达到一种宁静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龙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门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名词,通常与山水相结合,象征着隐逸和清静。
- 远公: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友人,体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社会民生的主题而闻名,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友人在龙门水西寺相会的情景,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背景中包含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神照禅师同宿》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八年三月晦”,为整首诗定下了时间背景,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描绘山梨花盛开的景象,春天的生命力与美丽,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中,作者与友人在寺庙夜晚相约,显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约定不仅是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更是心灵的共鸣。接下来的“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表达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仿佛时间和空间都已消失,只有彼此的心灵在对话。
最后两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通过对“念”的反思,展现了禅宗的思想。此时此刻,内心再无杂念,达到了宁静的境地,体现了禅意的深邃和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更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内心安宁的渴求,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年三月晦:时间的引入,营造了一种时光的流逝感。
- 山梨花满枝: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龙门水西寺:地理位置的设定,赋予诗歌一种具体的场景感。
- 夜与远公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情谊。
- 晏坐自相对:静坐的状态,暗示了内心的宁静。
- 密语谁得知:低声交流的亲密,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前后际断处:哲学思考的引入,探讨时间与存在的关系。
- 一念不生时: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反映了禅宗的核心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象征:山梨花象征春天与生机,反映诗人的情感。
- 隐喻:通过“密语”表达深厚的友情与心灵的交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友谊和内心世界的探讨。白居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希望,具有清新脱俗的美感。
- 龙门:代表隐逸与清净的境地,暗示诗人的理想栖息地。
- 夜:象征着宁静与安详,是思考与交流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梨花”象征什么?
A. 夏天的热情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
“一念不生时”是什么意思?
A. 内心有很多想法
B. 心灵达到宁静状态
C. 心情烦躁不安
D. 回忆过去的时光 -
白居易在诗中与谁约定相会?
A. 朋友
B. 家人
C. 高僧
D. 诗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宁静,通过山水展现隐居生活的理想。
- 李白《夜泊牛津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