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漫题七首》
时间: 2025-01-04 10:2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退居漫题七首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
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
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
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与对自然的眷恋。春天已然晚去,花朵难以继续盛开,黄莺喧闹的声音让人难以细听。春天已经不再珍贵,唯有满地的青草值得珍惜。堤边的柳树柔软而绵延,幽静的人儿却没有任何牵挂。诗人忧虑自己的诗兴再度枯竭,不想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在书信之中。燕子曾经来到这里,花朵的绽放似乎在催促着离别。不要担心春天会再度过去,静静地等待又一个新春的到来。身外的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山中生活久避纷扰。看到破巢的小燕子,等待着果实成熟的猿猴。诗人感叹诗家之间的交往美好,工部与司勋的官职虽高,却敌不过高贵的商贾。尽管高官难以抗拒,但微不足道的官员偶尔也能胜过权贵。努力反省过去的过错,人生的长寿是稀有的。青云之路并非坦途,黑暗的房间潜藏着危险。燕子艰难地营巢,鱼儿却因贪婪而被网惊扰。难道是因为身外的事务,亦如我为形体而劳。
注释:
- 花缺:花朵凋谢,无法再缀连。
- 莺喧:黄莺的叫声。
- 惜春:感叹春天的流逝。
- 青云:指理想或高远的志向。
- 暗室:比喻险境或隐秘处。
典故解析:
- 青云无直道:出自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象征着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
- 暗室有危机:暗室通常象征着隐藏的危险,暗喻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字子长,号云阳,唐代文学家,以诗、词、赋俱精而闻名。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涯的某个时刻,表达他对自然的思考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退居漫题七首》充分展现了司空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索。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花、莺、柳、燕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和对生活的观察。他通过对春天的惜别,暗示了人生短暂与季节流逝的无奈,表现了对岁月的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此外,诗中提到的“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纷扰尘世的逃避。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花缺伤难缀”表达了春天花朵凋零的伤感。
- 第二句“莺喧奈细听”通过对黄莺叫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第三句“惜春春已晚”直白地表达了对于春天流逝的惋惜。
- 最后一句“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表明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自我内心的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青云无直道”,将理想与艰难的道路进行比较。
- 拟人:如“燕语曾来客”,赋予燕子以人的行为特征。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惜别、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追求。
- 暗室:隐喻生活中的危险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云”代表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繁华
-
“燕语曾来客”中的“燕”指的是?
- A. 一种鸟类
- B. 朋友
- C. 春天
-
诗人对“身外都无事”的态度是?
- A. 逃避
- B. 接纳
- C. 忽视
参考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司空图的诗歌与白居易的作品在对春天的描绘上都有相似之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春天与离别的感慨,但白居易更注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而司空图则通过自然意象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