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书》

时间: 2025-01-01 14:51:31

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

白话文翻译:

享受清贫的生活,知道这是我的命分;成家立业,为国效力,又何必感到羞愧?最终还是回到禅院,心中的期望仍在那里,清澈的百丈潭水令人心神宁静。

注释:

  • 乐退:乐于退居田园,安于贫穷。
  • 安贫:安于贫穷,指对贫穷生活的满足。
  • 知是分:知道这是自己的命运。
  • 成家报国:指成家立业,报效国家。
  • 僧院:佛教寺院。
  • 瑟瑟:形容水流的声音,也形容心情宁静。
  • 澄鲜:清澈而鲜明。
  • 百丈潭:指深潭,深且清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僧院”可能指代隐居生活的理想,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同时,诗中暗含了对传统儒家理念的反思,强调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常在作品中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创作背景: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价值追求。

诗歌鉴赏:

《漫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的开头“乐退安贫知是分”即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接受,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认知与释然。接下来的“成家报国亦何惭”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的尊重,成家立业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最后两句“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引入自然意象,诗人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表现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全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哲思,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兼具了人文关怀与自然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乐退安贫知是分”: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乐观与接受。
    2. “成家报国亦何惭”:强调成家立业是应有之义,无须感到羞愧。
    3. “到还僧院心期在”:表达对禅院生活的向往与内心期许。
    4. “瑟瑟澄鲜百丈潭”:描绘宁静的自然场景,象征心灵的清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心灵的宁静。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对家庭责任的认同,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乐退:象征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百丈潭: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僧院:象征归隐与寻求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乐退安贫”的意思是: A. 乐于富贵
    B. 安于贫穷
    C. 感到羞愧
    D. 成家立业

  2. 诗中提到的“百丈潭”象征: A. 深邃的思考
    B. 内心的宁静
    C. 外在的繁华
    D. 复杂的人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