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喜迎澳门回归》

时间: 2024-12-29 17:12:37

九九金秋喜事添。

香江归后澳门还。

宋王台畔红旗舞,妈祖阁前明月圆。

双制立,万家欢。

海疆屏障立南天。

台澎应作随阳雁,故里寻根早着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喜迎澳门回归
作者:刘永平 〔近代〕
九九金秋喜事添。香江归后澳门还。
宋王台畔红旗舞,妈祖阁前明月圆。
双制立,万家欢。海疆屏障立南天。
台澎应作随阳雁,故里寻根早着鞭。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九月,喜庆的事情接连不断,香港回归后,澳门也重回祖国怀抱。
在宋王台旁,红旗在风中舞动;在妈祖阁前,明月显得格外圆满。
两个制度并存,万家欢庆,海疆的屏障在南天巍然伫立。
台澎地区的雁群应当随阳光一起飞翔,寻根故里的旅程也早已启程。

注释:

  • 九九金秋:指的是农历九月,秋天的季节,象征丰收与喜庆。
  • 香江:指香港,常用的别名。
  • 宋王台:指历史上与宋代有关的地方,象征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 妈祖阁:妈祖是海神,象征着保佑海上航行的安全,妈祖阁是供奉妈祖的庙宇。
  • 双制立:指“一国两制”的政策,强调在一个国家的框架下,保持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 台澎:指台湾及澎湖群岛,象征着中国的领土完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永平,近代诗人,其作品常关注国家大事与民生福祉,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期盼。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澳门回归之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欣喜与祝贺,反映出社会对这一历史时刻的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喜迎澳门回归》诗歌通过描绘澳门回归的喜庆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深刻期盼与热烈庆祝。开篇的“九九金秋”便营造出一种丰收的喜悦,象征着历史的新篇章即将开启。诗中提到的“香江归后澳门还”,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直白叙述,更蕴含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接下来的描写,结合了历史与文化,宋王台和妈祖阁的设定,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延续不息。红旗舞动与明月圆满的意象,则象征着民族团结与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最后两句,“台澎应作随阳雁,故里寻根早着鞭”,既有对两岸关系的期待,又蕴含了对故土的深情向往,表达出对团圆与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历史感,又具现代气息,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九九金秋喜事添”:开篇引入秋季的景象,暗示着丰收与庆祝。
    • “香江归后澳门还”:直接表述历史事件,充满喜悦。
    • “宋王台畔红旗舞”:结合历史与现实,红旗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
    • “妈祖阁前明月圆”:妈祖象征着保佑,明月则代表团圆与美好。
    • “双制立,万家欢”:体现“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人民的欢庆。
    • “海疆屏障立南天”:南方的海洋,象征着国土的保卫与稳定。
    • “台澎应作随阳雁”:期待两岸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 “故里寻根早着鞭”:表达了对根源与文化的追寻。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江归后澳门还”,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 象征:红旗、明月、阳雁等均承载丰富的象征意义。
    • 排比:多次使用“和”、“随”等,增强了诗句的气势与节奏。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以澳门回归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与庆祝,体现了中华儿女对故国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丰收与希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 红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象征着民族团结。
  • 明月:象征团圆与美好,寄托了对家国的情感。
  • 阳雁:寓意着向上的追求与团结的希望,象征着两岸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香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澳门
    B. 香港
    C. 台湾
    D. 澎湖

  2. 诗中提到的“妈祖阁”象征着什么? A. 文化传承
    B. 海上安全
    C. 民族团结
    D. 历史记忆

  3. “双制立,万家欢”中的“双制”指的是什么政策? A. 一国两制
    B. 两岸关系
    C. 经济政策
    D. 文化政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永平的《鹧鸪天·喜迎澳门回归》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均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团圆,但刘永平的诗歌更具时代背景,着重体现了国家统一的新气象;而苏轼的诗则更为个人化,充满了对月亮和故乡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