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时间: 2025-01-17 10:15:23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白话文翻译:

今早,郡斋里冷清,我忽然想起了山中的那位道士。溪涧底下捆着荆条,等你回来时用来煮白石。想要端起一瓢酒,远远地慰藉你在风雨之夜的心情。满山的落叶,哪里能再寻找到你的足迹呢?

注释:

  • 郡斋:指地方官的书房或官邸。
  • 束荆薪:用荆条捆起来的柴火。
  • 白石:可能指一种可以用来煮食的石头。
  • 瓢酒:盛酒的器具,形象地表现出酒量不多,但仍有情意。
  • 行迹:行走的痕迹,指道士的踪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任职于全椒时,表达了他对山中道士的思念之情。由于道士隐居山中,诗人感到孤寂和惆怅,诗中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深厚的友谊与思念。

诗歌鉴赏: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韦应物的一首佳作,展现了他深厚的诗艺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今朝郡斋冷”,简单的描述道出了诗人的孤寂,映衬出内心的思念。而“忽念山中客”则是情感的转折,表明诗人对道士的思念之情在不经意间涌现。

接下来的“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通过描绘道士在山中生活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荆薪与白石不仅是生活所需,也象征着道士的修行与超脱。诗人欲持一瓢酒,意在为道士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送去一份温暖和慰藉,这一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最后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则是诗人对道士日渐模糊的身影的感慨,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惆怅在此达到高潮。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朝郡斋冷:今早在官邸感到冷清,暗示了诗人的孤独。
  • 忽念山中客:突然想到了隐居山中的道士,情感转向。
  • 涧底束荆薪:描绘道士生活的朴素,展现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
  • 归来煮白石:暗指道士的归来与生活的安宁。
  • 欲持一瓢酒:想要端起一瓢酒,表现出对道士的关心。
  • 远慰风雨夕:希望通过酒来慰藉道士在风雨中的孤独。
  • 落叶满空山:自然景象的描写,带来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
  • 何处寻行迹:诗人对道士踪迹的无奈追问,显得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瓢酒”比喻友情的慰藉。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意象如“落叶”、“涧底”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郡斋:象征官场的冷清和孤独。
  • 荆薪:代表简朴生活,象征道士的修行。
  • 白石:暗示道士的淡泊与追求。
  • 瓢酒:象征友情与慰藉。
  •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郡斋”指的是哪种场所? A. 书房
    B. 酒馆
    C. 寺庙

  2. 诗人想要用什么来慰藉道士? A. 一杯水
    B. 一瓢酒
    C. 一块肉

  3. 诗中“落叶满空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寄全椒山中道士》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孤独与饮酒的乐趣,后者则更注重对道士生活的描绘及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韦应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