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时间: 2025-01-04 10:39:15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

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白话文翻译:

清晨,平坦的岸边朝阳已经映照出光芒,高高的树林中昨夜的雾气还深深地隐藏着。旅途中的人急忙起床,是因为什么呢?是为了趁着清晨的凉爽时刻。

注释:

  • 平岸:平坦的岸边。
  • 朝阳:早晨的太阳。
  • 映光:映照出光芒。
  • 高林:高高的树林。
  • 宿霭:昨夜的雾气。
  • 深藏:深深地隐藏。
  • 客中:旅途中。
  • 亟起:急忙起床。
  • 繇何事:因为什么事情。
  • 侵晨:清晨。
  • 数刻凉:几刻钟的凉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在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月八日离开潭州(今湖南长沙)后所作,记录了他在旅途中的一个清晨景象。诗中表达了他对清晨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适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平岸朝阳”和“高林宿霭”两个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用“亟起”和“要趁侵晨数刻凉”表达了旅途中的急迫感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岸朝阳已映光”:描绘了清晨平坦的岸边,朝阳已经映照出光芒,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2. “高林宿霭尚深藏”:描述了高高的树林中,昨夜的雾气还深深地隐藏着,营造出一种朦胧和神秘的氛围。
  3. “客中亟起繇何事”:表达了旅途中的人急忙起床,暗示了旅途中的忙碌和急迫。
  4. “要趁侵晨数刻凉”:说明了起床的原因是为了趁着清晨的凉爽时刻,体现了对清晨凉爽的珍惜和利用。

修辞手法:

  • 映光: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朝阳的光芒拟人化为映照。
  • 深藏: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宿霭拟人化为深深地隐藏。
  • 亟起:使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起床的急迫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清晨景象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美景和旅途中的急迫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平岸朝阳: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高林宿霭:象征着朦胧和神秘。
  • 侵晨数刻凉:象征着清晨的凉爽和宝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岸朝阳已映光”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的星空 B. 清晨的朝阳 C. 黄昏的夕阳 答案:B

  2. “高林宿霭尚深藏”中的“宿霭”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露水 B. 昨夜的雾气 C. 白天的云朵 答案:B

  3. 诗人为什么要“亟起”? A. 因为天亮了 B. 因为要赶路 C. 因为要欣赏清晨的凉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与赵蕃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但赵蕃的诗更注重旅途中的急迫感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赵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