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舌》

时间: 2025-01-17 08:39:35

成王走,周公帝,二三孤臣死不避。

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愿为忠臣,身亡赤族宁足悲。

臣舌尚在天能嗤,臣舌虽割心难移。

宫中尸,不可别,地上书,不可灭。

金川玉屑留人间,何由独割中丞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成王走,周公帝,二三孤臣死不避。
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
愿为忠臣,身亡赤族宁足悲。
臣舌尚在天能嗤,
臣舌虽割心难移。
宫中尸,不可别,
地上书,不可灭。
金川玉屑留人间,
何由独割中丞舌。

白话文翻译:

成王已经去世,周公也已逝去,只有二三位孤臣宁死不屈。
我愿做一个好臣子,但好臣子又怎么能实现呢?
我愿做一个忠臣,即使身死也无怨无悔。
我的舌头尚在,天上还能发声,
即使舌头被割,心意却难以改变。
宫中尸体,无法分开,
地上的书籍,无法抹去。
金川玉屑留在人间,
为何要独自割舍中丞之舌?

注释:

  • 成王:指周朝的开国君主,象征着正义和理想。
  • 周公:周公旦,周成王的弟弟,辅佐成王建立周朝,象征忠诚与智慧。
  • 良臣:好官员,指对国家忠诚、能力出众的人。
  • 忠臣:表现出对君主和国家无私奉献的官员。
  • :象征言辞、忠告和正义。
  • 金川玉屑:象征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关注政治时事,表现忠诚与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风格往往沉郁,情感真挚,富有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一个动荡的时期,政治腐败、忠臣遭难,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思,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臣精神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中丞舌》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感和强烈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成王走,周公帝,二三孤臣死不避”这一句中,诗人提到成王和周公,象征着理想化的统治者,同时也暗示了忠臣在动荡时代的孤独与苦楚。

“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反映出诗人对忠臣理想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让这一愿望变得遥不可及。诗人在这里抒发了对忠诚与理想的困惑,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后面的“臣舌尚在天能嗤,臣舌虽割心难移”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即使舌头被割,心中对国家和理想的忠诚依然存在。此句通过“舌”的象征,表现了言辞的重要性以及对正义的坚持。最后几句则强调了历史的不可磨灭,表达了对过去忠臣的追忆和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成王走,周公帝,二三孤臣死不避:成王和周公的逝去,留下了少数孤臣愿意宁死不屈,体现出忠诚的精神。
  2. 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诗人渴望成为一个好臣子,但面对现实的无奈,感到理想难以实现。
  3. 愿为忠臣,身亡赤族宁足悲:愿意为忠诚献身,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表现出对理想的坚定。
  4. 臣舌尚在天能嗤:即使舌头尚存,仍然可以发声,象征对真理与正义的坚持。
  5. 臣舌虽割心难移:舌头虽然被割,但忠诚的心意却不会改变。
  6. 宫中尸,不可别:暗指历史的悲剧,宫中忠臣的死去是不可分割的。
  7. 地上书,不可灭:历史的记载不会被抹去,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
  8. 金川玉屑留人间,何由独割中丞舌:美好的事物仍留人间,为什么要割舍忠臣之舌,表达了对忠诚的珍视。

修辞手法

  • 象征:舌头象征言辞、忠诚和正义。
  • 对仗:如“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反复:通过反复出现的“愿为”强调诗人对忠臣理想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忠臣精神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在动荡时期忠臣遭遇的困境与悲情,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对忠诚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成王、周公:象征理想的统治者,代表忠诚与智慧。
  2. 良臣、忠臣:象征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3. :象征言辞、思想与正义。
  4. 尸与书:代表历史的沉重与不可磨灭的记载。
  5. 金川玉屑: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成王和周公象征什么? a) 腐败的政权
    b) 理想的统治者
    c) 不忠的臣子
    答案: b

  2. “臣舌虽割心难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放弃
    b) 对忠诚的坚持
    c)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金川玉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诚的价值
    c) 美好的事物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吴炎的《中丞舌》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展现了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但前者更关注历史的沉重与忠臣的悲情,而后者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情的温暖。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前者显得更加沉郁,后者则充满了柔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诗》